相关规范:中国《刑法》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 救济物资的。
一般抢劫:“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为事实构成,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法律结果。严重抢劫:“入户抢劫……”为事实构成,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为法律结果。4-3 分析事实构成找到了相应的法源之后,就必须联系案件来分析事实构成,这就要深入法律规范的内部,看看什么是规范及规范的结构。规范由事实构成和法律结果组成。
《民法典》第590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肯定性结果
《科学技术进步法》 第15条第1款 国家建立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A. 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B. 抢劫公私财物个案事实:
a. 语言威胁、打耳光b. 强行让许某掏出现金990元、价值人民币2385元的三星S208型手机一部a. 语言威胁、打耳光,b. 强行让许某掏出现金、手机,可归入A. 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B. 抢劫公私财物。4-6 作出结论经过涵摄,如果大小前提相合,剩下的便是通过演绎方法得出结论,演绎是得出结论的最后和必经之路。三段论的演绎法采取的方式,用经典的例子来表达就是: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会死回到本节例子,这一过程便是:
大前提:《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小前提:李某在旅客列车厕所中抢劫许某现金990元及价值人民币2385元的三星S208型手机一部。结论:李某的行为满足了《刑法》第263条规定的事实构成,成立抢劫罪。拉拢事实与规范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