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报道徐州铜山人大:代表们的建议,让臭水沟水清了、岸绿了
[打印本页]
作者:
今日邳州
时间:
2023-10-3 10:53
标题: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报道徐州铜山人大:代表们的建议,让臭水沟水清了、岸绿了
6月5日,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江苏”专题栏目以《代表们的建议,让臭水沟水清了、岸绿了》为题报道了徐州市铜山区人大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代表作用的相关做法,全文如下:
(, 下载次数: 4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代表们的建议,让臭水沟水清了、岸绿了
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镇区内,有一道古朴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中间有一条珍珠泉河,河的两侧,粉砖黛瓦的苏州园林式住宅错落有致,叮叮腔剧院中柳琴戏余音袅袅,徐徐清风中,碧波澄澈的水面泛起涟漪,烟火俗常中透露着诗意清欢,移步换景,令人流连忘返。不用出门,“诗和远方”就在身边。这一街区的建成,最初缘于几位人大代表的两个建议。
(, 下载次数: 4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4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初探“龙须沟”
“树上树,楼上楼,珍珠泉,铁水牛,透亮碑,二桥头,三山不见,水倒流”。珍珠泉是利国八景之一,珍珠泉边的河就是珍珠泉河,但由于长期疏于治理,几年前,这里河水酱黑、垃圾堆积、恶臭扑鼻,成了附近百姓眼中有名的“龙须沟”。
“你不知道以前这条河有多辉煌,船来船往可热闹了。”“虽然不通船了,好歹把水弄干净啊”“就是,弄干净再放点健身器材,大家还能来这儿散散步锻炼锻炼,多好的地方都浪费了。”……利国镇人大代表胡海峰耐心听着村民们的“抱怨”。
胡代表在走访时了解到,珍珠泉河原名“运铁河”,直通微山湖,是当年镇区铁器外运的渡口码头。但随着河道原有功能的丧失,该河逐渐被废弃,直至成为人人厌弃的“龙须沟”。对此,胡代表痛心又惋惜,为推动改善珍珠泉河和周边环境,他决心付诸行动。
“这里又脏又臭,好多人都说过要改造,可谁也说不清咋改。”一听说要整治珍珠泉河,利国村村干部马上摇头。困扰利国村委会一班人的,不是珍珠泉存在的问题本身,而是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找准“金钥匙”
面对这一难题,胡海峰代表带领刘恒豹、孙倩等人大代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镇人大主席团汇报了初步的改造方向和建议。利国镇人大十分重视,组织人大代表,水利、规划、审计、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村级干部和群众代表等,针对珍珠泉河现状和沿岸整治开展专题视察。
(, 下载次数: 4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通过多次深入的视察调研、实地论证、座谈交流、协商共议,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学习先进地区整治经验等的基础上,代表们终于找准了开启珍珠泉河沿岸整治之门的“金钥匙”。
2021年初,在镇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上,胡海峰、刘恒豹、孙倩三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大对珍珠泉河等文物古迹进行修缮保护的建议》和《关于打造珍珠泉河沿岸休闲观光带的建议》,将河道环境整治和利国地方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围绕河道清淤、护坡、硬化、绿化、亮化、立面改造和桥梁修建以及“利国八景”的重建,挖掘“利国韵味”故事,在保护传承中弘扬利国独有的叮叮腔、苏轼、冶铁、渔耕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措施的意见建议,让改造一事不再是“纸上谈兵”,并通过制定细致的监督推进方案,确保建议“落地生根”。
点亮“新地标”
利国镇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把珍珠泉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列入该镇“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修缮改造。
在人大代表的共同推动下,珍珠泉河综合整治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此项工程的完成让利国这个苏北古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修复“树上树”、“楼上楼”等利国八景时,遇到了很多困难。胡代表他们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图鉴,并多次深入各自然村找寻利国“活字典”,认真倾听、记录乡亲们对“利国八景”的记忆和描述。并及时与相关部门对接反馈,尽可能地还原千年老镇的生活场景,让“老建筑”焕发“新生命”。
(, 下载次数: 4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此外,珍珠泉河两岸进行了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河岸治理,全长1600米、宽25米的河床全部被清淤疏浚,镇域内水质全面达标。珍珠泉河两侧景观提档升级,完善了休闲设施,打造了生态观光廊道、兴建了叮叮腔剧院等,一时间声名鹊起,成为苏北打卡“网红”地标。
老建筑不老,从历史中走来的它们,正以一种“物化”的文化,在城市更新中再放光芒。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胡海峰代表他们心中装着人民,肩上扛着担当,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风采!正如那图鉴老照片上的珍珠泉河虽已青春不再,但如今的老镇,正以一种青春,拥抱时代!(崔菲菲)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