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苏北老家邳州往事(四):消失的三哥,回不去的1993
[打印本页]
作者:
1w136k9f3w
时间:
昨天 10:42
标题:
苏北老家邳州往事(四):消失的三哥,回不去的1993
记忆犹如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水,悠长而深远,无声地漫过岁月的滩涂。
这些日子,因父母回老家,我心底关于故乡的沉积被重新搅动。
事实上,在此之前我也曾回去过几次,可每一次,思念总在抵达的那一刻骤然崩塌——就像见到一位阔别多年的亲人。
遥远时,想起的都是温柔与美好;可一旦走近,映入眼帘的却是斑驳的墙角、不愿回忆的旧事,以及无法忽视的陋习。
我常暗自庆幸,自己走出了家乡,来到深圳。
我天生是个简单的人,若被故乡那层密不透风的“关系网”紧紧缠裹,恐怕会窒息。
那里的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在小地方,没有后台、没有关系,简直寸步难行。
无论是办事、找工作,还是年节时的请客送礼,甚至五花八门的酒席筹办,背后都藏着算计与比较。
谁家礼金给得少、谁家场面不够大,一笔一笔,都在人心里暗自记账。我光听就头皮发麻。
更不用说那种赤裸裸的不公:八、九十年代的县城,凡事都得走关系。
有权有势人家的孩子,哪怕资质平平,也能被安排进好单位;而一个农村考出来的学霸,若无靠山,想找份体面工作比登天还难。
这一切,也让我不禁想起我舅家那位消失多年的三哥。
他是接替我舅舅的班才得以进入县城工作的。
记忆中的三哥话很少,性格内向,皮肤白皙、个子高高,长得极像我舅。
我和他接触并不多,但却能感受到他骨子里的清高与倔强。
他不是会阿谀奉承的人,也不擅长交际,一个没有背景、只靠顶职进入县城的年轻人,其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1992年,我们家迁到深圳。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仿佛一片蓬勃的热土,吸引无数人南下寻梦。
但进入特区并不容易,需要通行证。得益于我家在深圳的关系,三哥很快办好了证件,决定也来闯一闯。
那是1993年的一个深夜,我们接到三哥从广州火车站打来的电话。
他语气急促,说感觉被人跟踪。我爸抢过电话告诉他:“把所有东西都给他们,保命最要紧!”
话还没说完,电话就突然中断了。那一晚,全家守着电话等了一夜,再无音讯。
三哥那时三十多岁,一米八的个头,我们总以为“不至于”。
第二天清早,父母赶最早的车去广州火车站寻找,依旧没有任何线索。
事情就这样简单、粗暴,一个活生生的人仿佛被时代吞没,无声无息,失踪了三十多年。
我过去总听人说“世上没有感同身受”,直到自己也有了家庭、孩子,成为别人的父母和亲人。
才真正体会到舅舅一家的痛苦与三嫂的崩溃。
我痛恨那个混乱的年代,坏人横行、无所不在:坐车怕偷、出行怕骗,孩子一会儿没看住,就担心永远不见。除了明目张胆的抢劫,还有防不胜防的拐卖与黑工。
如今网络发达,处处有监控,人身安全确实有了更多保障。但邪恶也从不会真正退场,它们改头换面,以更隐蔽的方式继续存在——比如无孔不入的电信诈骗。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