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兴化方言:一脶(luó)巧,二脶拙,三脶四脶把笔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iwoutqbzdi 发表于 2022-7-6 15:4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iwoutqbzdi
2022-7-6 15:43:05 84922 10 看楼主
脶(luó)

脶,读“罗”,《广韵》上解释为“手指文也”,其义至今未变。但许多人把这个字理解错了,以为它就是指螺旋形的手指纹,其实它是手指纹的通称。



网络图片:脶实际上是指端的纹线
脶是手指表皮上突起的纹线,是人身体上永远不变的特征。它在胎儿四个月左右时产生,于人生进入青春期后定型。书上一般把它分为三类:一类是纹路成同心圆或螺纹线,看上去像水中的漩涡,叫斗形纹;一类是纹路像弓一样,叫弓形纹;一类是纹线一边开,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但兴化地区的老百姓只把它分成两类:涡形纹(也就是斗形纹)叫骡,这是用外壳有旋纹的软体动物来表示;也有写成箩的,因为箩筐是用一圈一圈的竹篾编成的;还有称之为斗的,斗是和箩相似的柳器嘛。流形纹(包括弓形纹和箕形纹)叫簸箕,因为其形像簸箕。大多数人是把涡形纹写成“螺”的,但我以为以“箩”或“斗”与“簸箕”相对也很妥帖。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一个人指纹的特有性和不变性,对它的兴趣一直不减。2000多年前的西周,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指纹来签文书、立契约。其后,民间便盛行用指纹来推测人的未来。那些推测的方法我不甚明白,我只知道“螺为阳,簸箕为阴”。我小的时候,常看见那些年轻的母亲扳着孩子的小手在数螺,数好后就教给孩子一首童谣,童谣里有对孩子未来的预测。有的母亲越唱声音越喜悦,而有的母亲唱的时候脸上却有了阴云。时至今日,我还能记得那首在小村里不知传唱了多少年的童谣:
一螺巧,二螺拙,
三螺四螺把笔算,
五螺六螺骑白马,
七螺八螺有官做,
九螺敲当当,十螺卖婆娘。
其实,指纹的不同是由皮下组织对指肚表皮顶压方向不同造成的,指肚高而圆则是螺旋纹,余为簸箕纹。从手指上螺纹的多少判断人的命运,是根本靠不住的。我再录一首在其它地区流传的童谣给大家看看,它预测的结果和上一首是大有径庭的:
一螺穷,二螺富,
三螺四螺纺棉布,
五螺六螺有官做,
七螺八螺放鸭婆,
九螺十螺金子银子压秤砣。
泱泱中国,这样的童谣还很多。你说,我们该信哪一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5mscheng 发表于 2022-7-6 15:44:4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5mscheng
2022-7-6 15:44:46 看楼主
应该是 一螺好,二螺巧,三螺四螺把饭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5mscheng 发表于 2022-7-6 15:45:31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5mscheng
2022-7-6 15:45:31 看楼主
我们这里是四脶敲噹噹,五脶卖婆娘。都是苦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宝贝马丁 发表于 2022-7-6 15:47:27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宝贝马丁
2022-7-6 15:47:27 看楼主
十一罗的叫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Shift_Ctrl_Dele 发表于 2022-7-6 15:48:53 | 只看该作者
5#
Shift_Ctrl_Dele
2022-7-6 15:48:53 看楼主
一螺巧二螺拙,三螺会打罗缽算,四螺呑蓬糠,五螺卖婆娘。六螺骑花马,七螺会种田,八螺会烧盐,九螺齐足足,十螺到老不喝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蔫0000闹 发表于 2022-7-6 15:49:37 | 只看该作者
6#
蔫0000闹
2022-7-6 15:49:37 看楼主
镇江也叫指望纹为罗。以前做事不稳当比如打碎了一个碗,会被老妈骂手上没有罗[捂脸][捂脸][捂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冰韵♂【紫竹】 发表于 2022-7-6 15:51:36 | 只看该作者
我十个啰[舔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hopeness87 发表于 2022-7-6 15:52:14 | 只看该作者
8#
hopeness87
2022-7-6 15:52:14 看楼主
跟我们盐都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半夏妖冶 发表于 2022-7-6 15:54:11 | 只看该作者
9#
半夏妖冶
2022-7-6 15:54:11 看楼主
都信[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tankyaoyao 发表于 2022-7-6 15:55:17 | 只看该作者
10#
tankyaoyao
2022-7-6 15:55:17 看楼主
九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iwoutqbzdi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84922 | 回复:1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