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斯坦福心理学教授揭露: 父母的 "经验之谈", 会阻碍孩子实现成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57001777 发表于 2019-3-24 14:1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57001777
2019-3-24 14:10:30 3059 0 看楼主
作者:华英 敏敏老师,本文来源:公众号“曾敏敏老师”(ID: zengminmin2013)。

........................................

专注于你的目标

在20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瓦尔特米舍尔(Walter Mischel)进行了一次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棉花糖实验。

他们找来一群学龄前儿童,别离领到单独的房间里,然后在他们面前放了一块棉花糖,并告诉每一个孩子:“本身有事情要离开一会儿,你可以选择立刻吃掉本身眼前的这块棉花糖,或者在房间里等一会儿(15分钟),若是没有吃掉棉花糖,那么他们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

十几年后,他们跟踪调查了这些孩子,发现能得到两块糖的孩子遍及比得到一块糖的孩子表示优异,比如能考更高的SAT分数,拥有更健康的体魄,遍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由此,心理学家们得出一个概念——“延迟满足(delayedgratification)”,也就是说,“自控力”越强的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相应越强,今后取得成就的希望就越大。

鼓励孩子聚焦于本身的学习或生活目标似乎合乎逻辑,比如考到优异的成绩以顺利进入抱负的大学。

然而斯帕拉表示,问题在于人很难百分之百地保持专注,因为我们的大脑在清醒的时候有50%的时间都在神游之外。当大脑在神游时,我们常常会过多纠结过去或者担忧未来,继而容易产生焦虑和消极情绪。

相反,斯帕拉建议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去活在当下,因为感受到来自于实际生活的美好能让他们更快乐,快乐能让他们的效率更高、更有抗压性,比如学得更快、更具创造力,也更容易地解决问题。

鼓励孩子们拥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固然没错,但有时候对未来保持着长久的焦虑感,动力反而也会成为前进的阻力。与其整天提醒他们接下来要干什么、以后要干什么,不如帮他们集中于如何去做好当前事,当一个快乐的人。



充分利用时间吧

孩子在上大学和就业之前,其实只有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时间。

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希望孩子们既在学校表示良好,又能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于是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的时间闲暇时间被各种课外活动所排满,比如体育运动、音乐比赛、志愿者活动甚至是早期实习等。

当然,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充实自我,提高社交技能,但过多的活动安排会消耗他们的生理机能,让他们在精神和身体上疲惫不胜。别的,比及真正需要他们精力时反而所剩无几。

斯帕拉表示,反过来,父母要学会给孩子一些只属于他们本身的时间,让他们随意安排和放松。



他们可以选择一些休闲安静的活动,比如看书、遛狗或者只是躺在树下盯着云层发呆。这些活动会让他们注意力更加集中、情绪更加安然安祥,也会让他们变得更有创意。

有研究表白,当我们放松的时候,更有可能想出好点子,比如现实中很多创意都来自于洗澡的时候。因此,适当给孩子一些自我支配时间,让他们偶尔无所事事,去做一些看起来不是那么有意义的事情,反而更能让他们挖掘本身的创造力。



做你擅长的事

所有父母都会以发现孩子的特长潜能而欣喜不已,比如有唱歌天分就会着重培养他往才艺方面发展,四肢发达就会让他尝试体育特长等。

这些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斯帕拉建议,父母要小心不要由此给孩子贴上“擅长数学”“有艺术天分”“体育很强”等标签,因此这会给他传达一个讯息——他们不该该尝试其它天生不擅长的事情,比如一个体育健将经常被赞扬天生属于竞技场,那么他往往不太会离开运动而去选择尝试戏剧表演。

因为人一旦掉进一个固定思维,加上既有的舒适圈,他们就会比力不肯意尝试去新事物。如果在其它领域受挫,他们也会很快陷入“我不是这个料”这样的思维。



但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从失败中学习是成长过程中不成避免的一门课程,你本身也不该因为一次挫折,就全盘否定自我、从而定义你的失败。

与其过早地强调他们的擅长之处,让他们侧重发挥既有优势,父母更应该告诉他们:你可以学习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尝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57001777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05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