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尿酸血症≠痛风!一文读懂嘌呤、尿酸与痛风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福如东海 发表于 2021-1-1 17:5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福如东海
2021-1-1 17:55:44 4127 0 看楼主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但痛风发病有明显的异质性,除了高尿酸血症外可以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有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才称之为痛风。临床上仅有5-15%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

所以高尿酸血症≠痛风

所以高尿酸血症≠痛风

所以高尿酸血症≠痛风





那么什么是高尿酸血症,什么是痛风!今天我们一次性弄明白。


什么是尿酸?


尿酸主要是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人体中尿酸80%来源于内源性嘌呤代谢,而20%来源于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食物。




高尿酸血症的成因有两条:

1.尿酸排泄减少。80-90%的高尿酸血症具有尿酸排泄障碍。

2.尿酸生成增多主要由酶的缺陷所致。

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高于420 umol/L、绝经前女性高于350 umol/L即为高尿酸血症。


什么是痛风?

当血尿酸浓度过高和(或)在酸性环境下,尿酸可析出结晶,沉积在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组织,造成组织病理学改变,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和痛风石等。




痛风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大多数为尿酸排泄障碍,少数为尿酸生成增多。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继发性痛风主要由于肾脏疾病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或者应用了某些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有关。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准确说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不一个概念。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合成增多或排泄减少或两者兼有所致。正常人能够维持尿酸水平稳定,就是说明合成与排泄之间能够达到平衡。

高尿酸血症不一定会发展为痛风。约有10%左右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生痛风,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越长,发生痛风的可能性越大。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且血尿酸浓度与痛风发生关系密切。Campion等研究了血尿酸升高程度与患者5年内痛风发病的相关性,显示血尿酸 ≥ 595.0μ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为30.5%;而血尿酸 < 416.5μmol/L 时痛风的发生率仅为0.6%。

高尿酸血症的程度亦与痛风的发作年龄密切相关,当血尿酸 < 416.5μmol/L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55岁,而血尿酸≥535.5μmol/L 时发作的平均年龄为39岁。


高尿酸血症的三种类型

尿酸生成过多,或是排泄过少,都会使尿酸池溢出来。为了将尿酸维持在一定的量(尿酸值7mg/dI以下),必须维持尿酸的生成与排泄的均衡。

在这里,我们根据高尿酸血症生成、排泄失调的原因,将其分为“尿酸生成过多型”“肾脏排泄尿酸不足型”“混合型” 三种。




“尿酸生成过多型”是指尿酸排泄功能正常,但体内尿酸的生产量高于排泄量。主要原因是体内尿酸合成过多,摄取过多高嘌呤食物,使尿酸池满溢。




“肾脏排泄尿酸不足型”是由于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量降低,一旦尿酸增加,处理不及时便会造成高尿酸血症。




“混合型”则是同时有生成过多和排泄不足的情形,遗传性尿酸排泄能力不足的人,一旦摄取过多高嘌呤食物或饮料时,就无法处理血液中增加的尿酸。

不管哪种类型,重要的是要理解为什么尿酸会生成过多,或是排泄不足。


高尿酸血症→痛风的4个阶段


01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在此时期的病人血清中的尿酸浓度会增高,但并未出现临床上的关节炎症状,痛风石。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情形可能终其一生都会存在,但也可能会转变成急性痛风关节炎或肾结石,但注意约有10%至40%病人则会先发生肾结石症状。

02急性痛风关节炎

此时期的病人会在受累关节部位出现剧痛症状,在病发的早期较常侵犯单一关节(占90%),其中约有半数发生于一脚掌骨关节,但发展到后来,也很可能会侵犯多处关节,痛风常犯部位包括大脚趾、脚背、脚踝、脚跟、膝、腕、手指和肘等部位,但其它部位也会发作。




急性关节炎易发生的部位



一般而言,痛风病人会在晚上开始发生剧疼及关节发炎的情形有时候也会同时出现发烧症状,此种情形的发作常常见于饮食过量,尤其是宴客后发作、饮酒、药物、外伤或手术后,有时在脚踝扭伤后也会引发,尤其是脱水时。

由于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且常伴随发烧症状,有些病人且可能出现关节肿大积水,且抽取液体时会出现黄浊液体,因此有时会被误为发生蜂窝组织炎或细菌性关节炎,而使用抗生素治疗。此时可能会持续一、二天或至二周,而后会慢慢改善。

03发作间期

痛风的发作间期乃是指病人症状消失的期间,即临床上病人未出现任何症状;发作间期长短不等,可能会持续一、二天至几周,约7%的病人很幸运,他们的痛风会自然消退,不再发作症状,但是大多数病人会在一年内复发。反复发作后倾向于多关节性,发作较严重,发作期较长,且伴随着发烧。

04痛风石与慢性痛风关节炎

罹患痛风石与慢性痛风关节炎的病人较为慢性,在体内会有尿酸结晶沉积在软骨、滑液膜、及软组织中,形成痛风石,而且血中的尿酸浓度越高,患病的期间越久,则可能会沉积越多的痛风石,有时会影响血管与肾,造成严重肾功能 衰竭 ,使肾病越严重,并造成不易排泄尿酸的恶性循环,令痛风石的沉积也就越多。

常常沉积痛风石的部位很多,包括耳朵、手部、肘部、跟腱、脚踝或脚趾,有时候更会引起局部溃疡,不易愈合,甚至于需接受截除手术。

此外,发生肾结石的危险性随血清中尿酸浓度增高而增加,且也常会引起肾病变,肾衰竭后可能需接受血液透析,这也是引起痛风病人死亡的主要死因之一。




痛风石易发生的部位


- En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福如东海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12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