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识篇|春节期间需注意的法律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粟利 发表于 2019-1-27 19:0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粟利
2019-1-27 19:08:29 14286 0 看楼主
春节期间

常遇八大法律问题

大伙要注意啦

加以防范

保你过个欢乐安然年





1、购物、吃饭方面的法律问题
过年,少不了买买买和吃吃吃。




1)去买东西,记着索要消费凭证。尤其是到超市购买大批量的商品必然要保留好电脑小票。万一出现问题,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
2)要严格按照商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商品,切记不要忘记商品或说明书上的警示内容,不然发生了变乱,由于消费者自身存在过错,是需要承担必然责任的。
3) 商家在促销活动中声明"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商家"的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对民商事行为,只有法院才有"最终解释权",且对于商家出具或声明的模棱两可和约定不明的格式条款,法院将作出对消费者有利的解释。
4) 拒绝"模糊"消费。一杯茶、一包餐巾纸,甚至一小盘花生都有可能变成某些酒店赚钱"窍门",包间、贵宾厅和大堂菜价、酒水价格不同,办事员没明确告知造成误解,对于"模糊消费"消费者可拒付。
5)按照我国《消费者权益庇护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有告知义务,如餐巾纸要付费等,应在顾客消费前,对其作明确提醒,这样的提示需贴在店堂明显位置或明确地口头告知消费者。
6)“最低消费”,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是经营者强迫消费者接受其规定的价格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7)同样,“招牌菜不许打包” 和“不准自带酒水”侵犯了消费者的消费自由,消费者有权利选择在何处消费,对于已经付费的商品,消费者有权处置。

2、驾车方面的法律问题


过年回家,小心驶得万年车。








1)检查驾驶证。看看本身的驾驶证期限是否仍在有效,需年审的行驶证是否已经进行了年审,不然,公安机关交通办理部门会对此作出相应的处罚。
2) 保证本身所驾驶的车辆和准驾驶的车型符合。
3)不小心发生交通变乱的,要庇护好现场,抢救伤员和财产,保留相关证据,并立即向本地的公安交通办理部门报案,同时和保险公司在本地机构联系,并在48小时内电话通知承保公司,说明保单号,出险时间、地点、原因及经过。
4)提醒机动车辆保险投保人,应该对本身的车辆和相关保险做一个检查,以免万一出现情况,碰上保险公司的免赔条款,从而得不到任何经济补偿。如驾驶证无效的,保险公司是不会理赔的。

3、拼车方面的法律问题
拼车虽便利,但是有风险。








1)首先要谨慎选择“拼友”,因为一旦一起拼车出行,自身的安全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车司机的驾驶水平,应当对其驾龄、驾驶能力等有必要了解。
2)拼车发生交通变乱,仍然适用《侵权责任法》与《交通安全法》的一般规定,由对变乱具有过错者承担补偿责任。
3)依据“过错原则”,若拼车发生交通变乱导致车外人员受伤且拼车方负必然变乱责任,则应由事发时驾驶车辆的人员来承担,若此时驾驶车辆的并非提供拼车车辆的车主而系搭乘人员,则由其对车外人员的损失依法进行补偿。
4)如变乱的责任在于第三方,车主和搭乘人可向第三方索赔,由第三方承担补偿责任。

4、喝酒方面的法律问题
过年亲友欢聚莫劝酒,致人损害需要承担责任。




1)不管多高兴,饮酒还是适量为宜,亲朋好友在一起欢聚饮酒时,宴席的组织者、劝酒者等对饮酒者负有必然的照看、帮手等义务。
2) 如果饮酒者出事,以下4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 强迫性劝酒。比如,用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便宜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
  •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 未安全护送醉酒者。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本身的控制能力,酒友没有将其送至病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此时,若出现不测,酒友要承担必然的责任。春节期间,如果因天气寒冷,导致醉酒者发生冻死、冻伤的变乱,酒友同样担责。
  • 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5、旅游方面的法律问题
过年去玩,好嗨哟,要是被坑,很惨的。




1)“跟团出行要正规,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齐全、信誉好的旅行社。出境旅游要查看许可证经营范围中是否含有“出境旅游业务”。切莫选择无旅行社业务经营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对微信伴侣圈、俱乐部等组团旅游形式要提高警惕,慎重选择。
2)“跟团出行是办事,合同签订要仔细”,市民、旅游者应与旅行社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明确约定旅游景点、游览时间、食宿标准、交通工具、自费项目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补偿等相关内容,并索取正规发票。
3)“旅游安全要注意,不测保险需购买”,春节期间旅客人流密集,需要大家妥善保管身份证、护照、签证等身份证明和凭据,防止遗失;参加登山、探险、滑雪等高风险旅游项目的旅游者在旅行前应全面了解注意及禁忌事项,做好相应的防护办法。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出发前建议购买旅游不测险,建议按照自身经济条件及线路特点,适当购买人身安全、不测伤害、医疗救助等方面的必要险种。

6、玩牌、打麻将、发红包方面的法律问题


娱乐玩玩就好,千万别成赌了哦。




1)娱乐不要过度,贪财惹罪上身,按照《治安办理处罚法》的第七十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2)莫用红包通过网络来赌博,现在有一些人,会利用微信群发布红包的方式进行赌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开设赌场”行为:

  • 建立赌博网站并接受投注的;
  • 建立赌博网站并提供给他人组织赌博的;
  • 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并接受投注的;
  • 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的。


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等传输赌博视频、数据,组织赌博的行为也属于违法行为。

7、放鞭炮、烟花方面的法律问题


与火有关虽好玩,但别惹火上身。




1)按照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因燃放爆竹给他人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损害补偿责任。因此,燃放烟花爆竹损毁建筑物、财物的,财物损失者可以要求赔礼报歉、停止损害,补偿损失。造成人身损害的,需要按照人身损害程度进行补偿,包罗医药费。
2)购买烟花,要到具有《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的经营网点购买。并严格按照烟花爆竹的使用说明进行燃放。
3)燃放烟花爆竹的地点必需进行合理选择,注意避免在文物庇护单位、交通枢纽、油漆罐站等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场所或其他重点消防单位周边进行烟花爆竹的燃放。
4)文明燃放烟花爆竹,不得向人群、车辆、建筑物抛掷点燃的烟花爆竹;不得在建筑物内、屋顶、阳台燃放或者向外抛掷烟花爆竹;不得妨碍行人、车辆安全通行。
5)如果别人燃放烟花爆竹造成了本身的人身或财产损失,当事人必然要保留相关证据。比如受伤需要治疗的,应保留好必要的病例材料和医疗费用票据;损失财物的,原始购买票据要妥善保留,受损物品要在第一时间拍照保留好现状;如发生在小区或其他公共场所,要与办理部门沟通调取相应的监控录像并保留;如有证人,应保留好联系方式以期可以出庭作证,从而为维权创造条件。

8、打架方面的法律问题
遇事动口不动手,打架有成本。




1)轻微伤的打架:直接成本=5至15日拘留+200至1000元罚款+医药费、误工费等补偿+因拘留少挣的工资。
2)轻伤的打架:直接成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0000元摆布的补偿金+医药费、误工费等补偿+因拘留少挣的工资。
3)重伤的打架:直接成本=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4)打架附加成本:公安机关列入前科劣迹人员+表情沮丧郁闷+名誉形象受损+家人伴侣担忧+生意工作遭受更大损 失。
最后,祝大家过个安泰年!所有不好的都走开!




遇事不懂法,就找万邦法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粟利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428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