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腾南阳讯 1月19日,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去年,我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170件,接受咨询6.6万人次;其中农民工案件1057件,为他们挽回经济损失1260多万元。法律援助中心成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暖心家园。
“贴心法援”办事群众
“去年,我们开展了‘贴心法援’品牌创建活动,在扩大受益人群、提升办事效率、改善办案质量、拓宽联系渠道、强化综合保障等方面下功夫,着力建设普惠法援、便民法援、质量法援、智慧法援,让困难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权利受到侵害时,心里有底气、有依靠,能获得及时的法律援助。”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科科长赵绍科说。目前,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构建的县公共法律办事中心、乡镇公共法律办事站、村(居委会)法律顾问室三级实体平台已经覆盖城乡,均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城区半小时、乡村一小时”的法律援助办事圈基本形成。
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毕赛深有感触地说:“群众的冷暖就是我们法援工作最深切的牵挂。群众来反映问题时,往往是愁容、怒容,我们希望通过指引、调解或者诉讼,让他们变成笑容。”
“智慧法援”便利群众
推进“智慧法援”也是2018年市司法局推进的重点工程。只要关注“南阳司法行政在线”微信公众号,手指点一点,就能直接查询全市各法律援助中心的联系方式,可以直接联系河南法网,还可以进行智能法律咨询。12月,市司法局还将“12348”法律援助热线升级为公共法律办事热线,赋予其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受理、人民调解、投诉受理、督办转办等本能机能,每天安排律师值班接听,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办事。
为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市法律援助中心多次带领律师走进贫困村,以脚步丈量各个角落,以热情解决问题疑难,提供零距离的法律帮手。市司法局还与市扶贫办签订了框架协议,凡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贫困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时,将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情况。
“法律援助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表现。”市司法局局长柴钧表示,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法援队伍建设、强化保障能力、降低援助门槛、改进办事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感受到法治阳光,感受到公平正义,有更强烈的幸福感。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宜迪 通讯员 张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