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间除了是家常美食,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eijiao 发表于 2019-2-19 17:1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meijiao
2019-2-19 17:14:41 2944 0 看楼主
莜面是山西人的主食之一,在大同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荞麦面饿断腰。”说的是人们吃了莜面,可以走四十里的路程,而吃了荞麦面只能走二十里路程。莜面的原粮叫“莜麦”,也称“燕麦”,“玉麦”,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莜面栲栳栳制法、名称来历,可以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辞海》)。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看来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看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本地。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虽是民间传说,但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间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白叟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的做法:

1、食材准备:筱麦面400克,沸水适量,西红柿2个,鸡蛋2个,蒜适量;筱麦面中倒入沸水;和成面团。



筱麦面中倒入沸水



和成面团

2、分成小剂子;用中指和食指夹住面片,一卷成初品。



分成小剂子



用中指和食指夹住面片



一卷成初品

3、放入蒸锅;做浇汁,西红柿鸡蛋,比平时多放些水,做成汤状;浇到蒸好的栲栳栳上。



放入蒸锅



做浇汁



浇到蒸好的栲栳栳上

4、出锅,摆盘。



摆盘



摆盘



摆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meijiao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94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