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市中医院多措并举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就诊高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畿握碾 发表于 2025-2-27 12:57: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畿握碾
2025-2-27 12:57:13 6677 0 看楼主
日前,随着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儿科、发热门诊、急诊等科室诊疗压力激增,为全力保证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邳州市中医院第一时间召开动员部署及统筹调度会,做好冬季呼吸道感染医疗救治工作。

据统计,11月以来,我院门诊量达到6万人次,同比增长12%,尤其是儿科门诊量飙升,日均门急诊量近1000人。面对就诊高峰,我院优化就诊流程,提升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做好救治工作。

“一院两址”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我院在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南、北两院扩容输液室,缓解门诊输液压力,并在南院增设专家门诊,优化排班,提升接诊能力,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新老城区患者在南北两院都能得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科学调配人力资源

面对就诊高峰期,医院积极调研,合理分配人员支援急诊、儿科、发热门诊等重点科室,增加高峰时段的医疗护理力量。同时,医务人员主动放弃休息,保障了临床工作的正常运转。



全力保障药品供应

根据当前呼吸道流感的形势,医院提前准备了相关药品、雾化器械等储备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临床用药需求。



人性化服务再提升

为充实服务力量,提升服务能力,我院在门诊区域增设专职导医和志愿者等,同时在输液室增设图书角、奶粉及学习桌椅等,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就诊氛围。



中医如何防治流感?


中医养生预防流感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冬季风寒之邪当令,天气寒冷干燥,应注意保暖并适时增减衣物。减少外出次数及到人员密集场所逗留时间;外出带口罩;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更衣。

饮食有节。饮食清淡、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牛奶、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注意适当锻炼身体。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及通风,适当锻炼身体。

精神内守。要做到心神安宁,情志舒畅,切忌悲忧伤感。“恐则气下,惊者气乱”。避免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易导致气机逆乱,或致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或致卫气亏虚,外邪乘虚而入。


中医传统疗法预防流感

中药香囊

中药香囊疗法源于中医学“衣冠疗法”。利用芳香药物“通经走络、开穹透骨”作用,通过口鼻黏膜和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的吸收,散布于机体,从而发挥避秽浊、除恶杀虫、增强免疫力、防御疾病的作用。

由苍术、白芷、檀香、艾叶、薄荷、藿香等药物组成的具有预防流感、醒神开窍作用的中药香囊,随身佩带或挂于室内、车内均可,香气入七窍、进毛孔,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抵御邪气于体外。

中药足浴

足部是人体经络汇聚地之一,人体各脏腑在足部均有特定反射区。药液在水的温热作用下通过皮肤渗透、黏膜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起到温经散寒、透达筋骨、理气活血作用,以增强人体抵抗力,达到防病的目的。

可将艾叶、藿香、苏叶、生姜于清水中煎煮30分钟,将双足浸入适宜温度的药水中,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中医食疗预防流感

川贝炖鸭梨

梨洗净,从上部分切下梨盖,再用勺子把梨核挖掉,梨中加入川贝、冰糖,盖上梨盖,把梨放在大碗里,加水到半个梨的程度,然后放入炖锅中炖至梨变成透明色即可。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体内缺乏足够的津液,外界燥气容易入侵而引发感冒。梨的性质偏凉,多汁,被历代医学家认为是润肺燥的佳品,川贝可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葱姜桑叶茶

鲜葱白、生姜、桑叶各10g,芦根15g,一起煮沸后再煮10分钟左右,代茶饮用。

鲜葱白具有发表散寒、通阳宣窍的功效,可以缓解风寒感冒初起的症状,比如头痛、鼻塞、流清涕等,生姜可以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可以缓解恶寒、四肢冰冷等症状,桑叶疏风散热、清肺止咳,可以缓解咽痛的症状,芦根清热生津,止渴除烦。此代茶饮可以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生活中应该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去时建议佩戴口罩;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畿握碾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67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