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孩患“心血管癌症”胸口似“压大石”,武汉医生巧为肺解压帮她畅快呼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依秋6956 发表于 2025-2-27 12: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依秋6956
2025-2-27 12:13:59 1346 0 看楼主
“我现在呼吸很轻松,这么多年来胸口被挤压的感觉终于消失了。”2月27日,云南患者小欣(化名)走出病房时,感受到了久违的畅快感。原来,小欣心脏存在缺陷,从出生时起就饱受曾被称为“心血管的癌症”——肺动脉高压的侵扰,她辗转多处求医,但病情反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女孩患上棘手“肺高压” 术后10年病情复发又加重
小欣今年23岁,出生时就查出室间隔缺损,后被诊断患有肺动脉高压,治疗非常棘手,让年纪轻轻的她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知道患病,还是学生的小欣却保持着异于常人的冷静和理智,和家人踏上了漫长的求医路。
“我的就医经历太复杂了,在昆明看过中医,还去广州冒险做过手术。那次手术后肺高压暂时降下来了,10年来维持得还行,可从2022年开始,病情又反复,甚至比以前更严重。”小欣坦言,自己胸口始终像被重物挤压着,身体没力,稍微活动就上气不接下气,这让爱好主持等文娱活动的她很是苦恼。随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小欣一直坚持药物治疗。然而皮下注射让人十分痛苦,不仅全身布满针眼,影响美观,扎针处结硬结后,还一碰就疼得动弹不得,身心俱疲,于是她再次求救当地专家。“医生对我说,病情很复杂,建议我去武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刚成教授在治疗肺高压上有丰富的经验,看看有什么办法。”小欣说,她要抓住一切机会,和妈妈商量后,就立即启程奔赴武汉。
新技术立竿见影“降压”终于实现畅快呼吸
2月,小欣来到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向主任张刚成教授求助。张刚成教授及团队为她完善了检查以及肺动脉压力状况评估,建议采用一种先进的新技术——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治疗。“对于肺高压这样的疾病,是用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患者个体的精准评估非常重要,要根据病情的种类、程度和患者所处的状态及诉求来综合决策。经过评估,小欣目前最适合PADN。”团队成员、肺动脉高压亚专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邓晓娴介绍,作为一种新技术,PADN是利用射频能量破坏肺动脉外膜的交感神经,抑制肺动脉交感神经过度激活,降低肺动脉压力,减小肺血管阻力,改善肺动脉病理性重构和右心结构与功能。一次手术,可以带来长期治疗效果。
2月24日,张刚成教授和邓晓娴医生为小欣成功实施了PADN手术,术后,小欣恢复得不错,心功能良好,于今日顺利出院。“我现在呼吸很舒畅,一身轻松!能减药,也让我负担小很多。”出院前,小欣眼里满是欣喜。后期她还将定期复诊,以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张刚成教授(左二)团队与患者合影
邓晓娴介绍,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升高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多表现为体力下降、下肢水肿甚至晕厥等症状,目前主要通过靶向药物治疗。
近年来,肺动脉高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发展迅速,其中包括有房间隔造口(BAS)术、Potts分流术和PADN。不同治疗方案,如何选择因人而异。以前,由于肺动脉高压治疗手段有限,患者3年死亡率超过70%,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现在随着诊疗技术进步,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已能够延缓疾病进展,患者5年存活率已超过80%,大多数患者能在积极治疗期间回归正常生活状态。“结构性心脏病中心针对每一位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个性化评估,为不同患者定制包含各种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案。希望广大患者积极面对,及时就医,寻求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她说。(通讯员 丁燕飞 郑梦露 编辑 吉世兰 编审 朱兵 杨新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依秋6956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34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