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磅!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开始申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win2799 发表于 2018-10-15 17:14: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win2799
2018-10-15 17:14:20 3892 0 看楼主
各位农民伴侣们
又一大好事到来!
↓↓↓

按照《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旅游局关于继续开展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粤农〔2016〕95号)和年度工作计划,为提升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整体本质和质量,将示范点打造成休闲农业发展典范,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助力全域旅游发展,省农业厅、省旅游局决定开展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监测及创建活动。

开展示范点运行监测

监测对象
本次监测对象为经省农业厅、旅游局联合发文认定的前五批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共计286个。
监测实施
针对近年来部分示范点品牌竞争力弱化、经营效益下滑、转型发展等情况,通过监测,淘汰不再具备示范点条件的主体,同时将仍具备条件但主体名称或品牌名称发生变化的示范点信息进行更新。




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管部门普查本市示范点发展情况,按照示范主体填报反馈的监测表(具体见此链接(http://www.gdagri.gov.cn/zwgk/tzgg/201810/t20181010_626556.html)),填写示范村点监测市级汇总表(具体见此链接(http://www.gdagri.gov.cn/zwgk/tzgg/201810/t20181010_626556.html)),出具监测意见。省农业厅、旅游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抽查监测(方案另行发文),抽查率不低于20%。
创建认定新一批示范镇示范点

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基本条件
1.规划编制科学。示范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规划应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和农业、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发展思路清晰,目标市场定位准确,布局结构合理,工作办法有力。
2.扶持政策完善。本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本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台较为完善的扶持政策和工作办法。
3.工作体系健全。明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办理本能机能和主管部门,有健全的办理制度、统计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加强办事平台建设,已建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
4.行业办理规范。建立统一的办理制度和行业标准,对现代农业科技园、休闲农庄、不雅观光采摘园、民俗村及连片的农家乐等实行标准化办理。园区建设规范,无擅自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修建休闲旅游基础设施行为,无以破坏农业生产为代价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象,没有发生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资源事件。




5.基础条件完备。镇域范围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的接待办事能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要做到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网络畅通,要有路标、有指示牌、有泊车场、有旅游厕所,住宿、餐饮、娱乐、卫生等基础设施要达到相应的建设规范和公共安全卫生标准。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具有农耕文化展示、农业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功能的园区,要做到设施齐全、先进实用。
6.产业优势突出。在本地市范围内有必然知名度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3个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分布在全镇25%以上的行政村区域,形成必然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或集聚区;主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要有地域、民俗和文化特色,有吸引力较强的体验项目和餐饮、办事功能。能够依托本地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发设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及线路。
7.发展成效显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农民受益面25%以上,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到60%以上,从业人员30%以上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60%以上接受专门培训。
示范镇申报程序
1.由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旅游部门对本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向镇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
2.镇人民政府负责向县级农业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申报表》,并附本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发展规划等综合材料。
3.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示范镇初审,并择优报市农业局和市旅游局,市农业局和市旅游局审核后择优报省农业厅。
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基本条件
1.示范带动作用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符合本地规划布局和有关要求,并得到相关部门批准。能够紧紧围绕本地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乡土人情开发休闲产品,周边农民能够广泛参与和直接受益。通过项目建设,对本地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2.经营办理规范。经营主体应是企事业法人单位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热心公益事业,社会形象良好。办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明确,接待办事规范。近三年内没有发生安全生产变乱和食品质量安全变乱,无拖欠职工工资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现象。
3.办事功能完善。园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休闲项目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强。客房、餐厅干净整洁,卫生设施达标。通讯、网络等设施顺畅。农耕文化展示和农业科技普及、教育等设施完善。机电、游览、娱乐等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




4.基础设施健全。道路通畅,路标、说明牌、路灯、泊车场健全。消防、安防、救护等设备完好、有效。无违规建筑和占用耕地乱搭滥建现象。建立了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产和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近三年内没有发生污染环境等问题。
5.从业人员本质较高。高度重视提高员工本质,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健全的办理机制,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上岗人员培训率达 100%,关键和重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6.发展成长性好。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坚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所产农产品要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标准。近三年示范点总资产、销售收入和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不变增长。当年营业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年接待游客8000人次以上,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
示范点申报程序
1.在休闲农业单位对照创建条件进行认真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可以自愿向县级农业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申报表》,并附本单位综合情况、相关证照等材料。
2.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县申报单位进行考核、评估,符合条件的可择优向市级农业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保举。
3.市级农业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择优报省农业厅。
有关要求
各市农业、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监测和创建工作,严格按监测标准和创建条件做好相关工作。
前五批示范点监测材料
各市农业、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关于示范点监测的正式意见(PDF格式)附各示范点监测表及市级监测汇总表,发电子文档至ncpjgb@126.com,无需提交书面材料。
创建新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要求
通过自我创建,达到“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基本条件”的镇和“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基本条件”的休闲农业点(包罗农家乐专业村、农业不雅观光园、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合作社等),均可自愿申报。申报工作由各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每个地级市申报示范镇不超过2个、示范点不超过5个。
申报材料及时限
农业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联合申报文件、示范镇和示范点的申报表以及相关资料,各一式两份于2018年11月23日前报送省农业厅(农产品加工办公室)。
相关资料包罗示范镇示范点发展规划、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近三年来获得的相关荣誉等佐证材料,同时各附有关材料光盘一份。
认定及办理
主办方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地报送的示范镇、示范点材料进行综合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严格审核和择优确定后,由主办方对评审结果与前五批示范点监测结果一并发文认定,对新认定的授予“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牌匾,并纳入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统计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分析。
主办方对示范镇和示范点实行动态办理。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侵害消费者权益、危害员工和农民利益、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食品质量安全变乱的,取消其示范镇或示范点资格。

联系方式

省农业厅农产品加工办公室练建军

电 话:020-37288351

邮 箱:ncpjgb@126.com

邮寄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135号

邮 编:510500

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江飞

电 话:020-87513554
本文详细内容和相关附件可点击此链接(http://www.gdagri.gov.cn/zwgk/tzgg/201810/t20181010_626556.html)查看
来源:农产品加工办公室
编纂:胡青
猜你想看:

6位权威专家解读乡村振兴战略5个重点!未来农业、农村、农民是这样的!

村集体纯收入翻一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山、东莞这样做!

昨日寒露,广东冷空气来袭,最低气温将跌破......

大写的赞!今晚,“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梅州分会场将表态CCTV-7

又一件大事!《广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正式出台

政策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win2799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89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