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蒙养正,用爱来教育孩子,孩子的内心才会越来越强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eijiao 发表于 2019-1-22 20: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meijiao
2019-1-22 20:04:00 3473 0 看楼主
今天终于把《小龙人》看完了。我们经常说给孩子养正,那到底什么是养正呢?《小龙人》诠释了什么是养正。回顾反省人的一生,大家莫不深切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可以必定地说,人生难化者唯习性;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受害无穷。因此,"幼儿养正"的教育特别重要。当幼儿渐渐成长到四岁后,已慢慢学会语言的应用,学习能力亦逐渐地增进,此时即应该衔接"童蒙养正"的教育。养正,是指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不论是心理学的研究或是一般人成长的经验,我们了解到:四岁到十三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仰赖父母之处尚多。然也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如何把握其记忆的特长而善加教育,是值得深刻反省的问题。





我感受最深的几点来说一下,一是小龙人和他的好伴侣——宝宝、贝贝、淇淇,通过太阳 公公的力量到几万年前的灵山找龙女妈妈的情景,一路上满目苍夷,白骨森白,先遇到小山精,小山精问,水是什么?(这句话竟然让我潸然泪下。)是啊,水是什么?小山精带他们去找蝙蝠姑娘——哭哭,哭哭祖辈都是守候龙女的,哭哭刚开始不答应去带他们见龙女,孩子们用诚心让她看到了他们的真心——爱。可是等他们看到龙女时都呆住了,他们看到的是散乱的龙骨!!!满怀的希望又彻底的打碎了,在哭哭断断续续的讲述下,孩子们知道了救龙女妈妈的方法——小龙人把散乱的龙骨摆好,月圆之夜龙女妈妈就可以复活了。正好第二天就是月圆之夜,孩子们立刻开始行动,齐心协力搬运跟本身差不多高的骨头,龙骨摆好了,孩子们都累趴了,睡得很香很香,可是小龙人和哭哭没有睡,哭哭晚上是不消睡的,小龙人怕本身睡着错过龙人妈妈复活的时机让哭哭帮她不要睡,这个时候小山精提醒哭哭不要哭,本来哭哭每到月圆之夜都会整晚哭。哭哭答应不哭,可是月亮刚升出来,哭哭就忍不住想哭,小龙人说你想哭就哭吧,结果哭哭一哭小龙人就头疼欲裂,像孙悟空被唐僧念紧箍咒一样,满地打滚,结果把龙骨全弄乱了…天亮了,孩子们垂头丧气,这个时候小山精说话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个月月亮要圆三天呢!孩子们又有了希望,可是月圆了哭哭又要哭了,怎么办啊?哭哭想一个办法去山精妈妈那里借针把她的嘴巴缝上,把眼睛蒙上耳朵堵上,这样就不会哭了,孩子们舍不得她疼,贝贝想了一个办法拿了一个粘的东西把她嘴巴粘上,淇淇用丝巾把哭哭的眼睛嘴巴、耳朵蒙上,可是还能听见啊,哭哭又让大家帮她绑到树上,这个时候小龙人让大家把他绑在树上,他说:“本来就是我来找妈妈的,苦应该我来受”他知道哭哭是因为想妈妈才哭得,他最能理解这种苦了,等他找到妈妈了,让哭哭叫他的妈妈妈妈。天黑了,哭哭还是忍不住的哭了,小龙人疼晕了过去,幸好龙女妈妈复活了。龙女妈妈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温柔,她给了小龙人最温柔的爱,还收了哭哭,当了大家的妈妈,还问了孩子们的愿望,小龙人说带龙人妈妈回现代的时候,龙人妈妈给她讲了本身过去犯的错误,问小龙人这样的妈妈是不是让他很失望,小龙人说,谁都会犯错误,阿谁时候还小,以后做对了就好了…她温柔的哄孩子们入睡,等他们睡着了,她坚决的走向高峰,化作了水,大地复苏,流水叮当,花开满树…

从来,中华民族都是用爱来教育人的 。爱是一种强大的内在能量。唯有爱可以帮手人们离苦得乐,转迷成悟,转凡成圣。





世间的人多是用很多规则去要求别人,能有几人是不竭内修,向内再向内,去增长自身能量的?有几人能内在充满能量去爱人的!少之甚少。现在是西方文明统治世界的时代,无时无处都充斥着规则、控制、要求。在这样的 环境中,人类发展智性,而非慧性。早在黄帝伏羲的时代,中国就是用情感来教育人的。它绝不能是西方那些死板教条的规则。

儒家懂得修行的次第,是推己及人的爱。道教懂得宇宙间的法则,一部道德经足以诠释。佛家更是把这个爱诠释到非常之广大的地步。

从来,中华民族都是用爱来教育人的。胎婴养虚,没有任何限制、控制、要求就是最好的养虚方式。所谓无为;幼儿养性,所谓舒畅之则条达,一方面没有控制限制和要求,这时在这个基础上又增加了爱的能量——善。圆满。或者用西方的词——接纳。童蒙养正,养正分为“养神”和“养形”。少年养志,养志依靠在孩子十五岁之前的阶段在孩子内心种植下精神的权威。





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并以历代公认的优美古文诗词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复熟读,进而鼓励背诵。如此充分发挥其记忆力好的特长,背诵**有价值的经典,趁他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亦将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茹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熏习,可以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深信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这种书多读一本即有一本的受益,乃至多读一句亦有一句的功效,此种终身受益的教育,就在童蒙诵读经典阶段中种下根苗。十年易过,终身难得,切莫等闲空过了。至于如何教导儿童诵读经典呢?方法很简单,只要父母、老师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引导鼓励或赞美奖励儿童反复多读、熟读,他们自然就会背诵得非常流利。若父母亲能抽空陪孩子一起读,不单本身受益,同时也是**的亲子活动。按照老一辈人的经验,若能把握这段记忆力的十年,每日能读诵30分钟,持之以恒,要背诵二三十本书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可利用寒暑假期间来加强复习。





所以修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依靠父母及社会。父母之爱、社会之爱让人舒畅、打开封闭的内心,没有怨恨的情绪。在孩子7岁前能有信、不争、能在必然程度下做到去贪嗔痴满疑。一种是依靠读书。老祖先创造的文字并不完全是让我们用头脑去理解的。只是用头脑去理解,身体做不到还是无德。中华文字这个具有独特发音的文字,它可以对应到人身体的不同臟器,只要用正確的方式讀書,身體就可以達到精化氣、氣化神。生生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meijiao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47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