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7年!斜视的小伙终于能“正眼”瞧人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刘晨阳1 发表于 2025-1-11 16:5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刘晨阳1
2025-1-11 16:53:06 1419 0 看楼主
1岁发现孩子斜视,17年后才决定手术治疗,为啥要等17年才治?孩子家长大意了?

“不,我首先是要表扬孩子的妈妈。”戴鸿斌院长肯定道。




一封感谢信,透出17年沉重的母爱

这个故事源于一封感谢信,内容不长,但是文字情真意切,能感受到孩子妈妈发自内心的解放和感谢。

细细了解得知,小明(化名)1岁时,妈妈就发现了双眼黑眼珠和别人不一样,总会跑偏,双眼不对称,检查后得知是斜视。

期间看过很多医生,有建议手术的,有建议观察的,有建议等孩子大了再看看的......

就这么一边看,一边等,17年过去了,虽然小明黑眼珠还是偏的,好在视力和正常人差别不大,双眼1.0。

这换做一般家长,既然孩子视力好好的,可能就放任不管了,但小明妈妈久病成“医”,视力虽好,但斜视对孩子造成了很大影响,青春期孩子双眼外观和别人不一样,孩子越来越内向,越来越自卑,视功能不好,将来无法成为类似外科医生,需要立体判断距离的高精尖工作。




跨省寻小儿眼科名医 没见过这么不怕手术的家长

孩子的内向、外观的异样、将来的择业等,让小明妈妈深知不能再等了,在河南信阳找了多位知名小儿眼科专家,都提到同一个人,他们的老师戴鸿斌院长,“戴院长在小儿斜弱视领域30多年,他给你孩子手术的话,成功率更高”

母子二人来到武汉华厦眼科医院,找到戴院长看诊,戴院长结合以往的检查结果,现场亲自检查、面诊,“孩子情况虽然有点复杂,但对我来说是常规手术,全麻都不需要,局部麻醉,显微微创手术,肉眼是看不到伤口的,孩子清醒情况下就可以把手术做了......”

但戴院长建议:这不是急诊手术,可以等放寒假再做手术,不用因此耽误高中学业。

听到戴院长的建议,小明妈妈着急了,她说一刻都等不了了,孩子眼睛斜了17年,现在有机会可以让他不斜视,手术风险这么小,自己又是外地过来的,希望戴院长能立马马上安排手术。

“斜视难点在于制定手术方案。一只眼睛6条肌肉,两只眼睛12条肌肉,双眼的平衡还涉及大脑的中枢控制系统。斜视手术的复杂性在于选择哪条肌肉及多少量,而微不足道的一毫米的肌肉移动,对患者来说就是一念天堂。”自己的每一步操作,都关乎到孩子一生,以及背后家庭的命运,对于每一例斜视手术,戴鸿斌院长都始终保持初心,严谨以待。

在戴鸿斌院长团队通力协作下,小明手术很成功,一次手术就到位,眼位正了,后面再遵医嘱,勤加练习,视功能还有望提升。

戴鸿斌院长提醒: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当一只眼固视某一目标时,另一眼偏离该目标。根据斜视的方向,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下斜视、旋转性斜视,当孩子出现经常摔跤、看东西前倾、不能追随移动的物体、畏光、眼球震撼、黑眼珠总跑偏等症状,就要引起警惕,找专业眼科医生就诊,改“斜”归正要尽早。(来源 武汉华厦眼科医院 吉世兰 编审 朱兵 杨新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刘晨阳1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141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