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作家赵本夫等文艺名家眼中的邳州银杏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a斐然 发表于 2018-11-8 21:0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aa斐然
2018-11-8 21:07:43 5166 0 看楼主


11月4日—6日

著名作家赵本夫、马金莲

著名摄影家吉龙生、李少白、曾汉超

受邀来邳参加

第二届国际银杏峰会并采风

这五位“大咖”眼中的邳州银杏

是怎样的呢?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赵本夫、吉龙生、马金莲参不雅观银杏博览馆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八届主席团委员赵本夫,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马金莲,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著名摄影家吉龙生,澳大利亚数码摄影协会(ADPA)会长,澳洲国际摄影学院(AIIP)院长曾汉超,著名摄影家李少白等文艺名家受邀参加第六届中国(邳州)银杏节暨第二届国际银杏峰会暨“杏会邳州”全国文艺名家邳州银杏美景采风创作活动。



澳洲国际摄影学院(AIIP)院长曾汉超在摄影创作

文艺家们兴致勃勃地参不雅观了邳州银杏博物馆、银杏时光隧道、国家银杏博览园、土山关帝庙、禹王山战斗纪念馆等景点,对邳州美景赞誉有加。



著名摄影家李少白(中)与邳州摄影爱好者合影

他们将以文艺家的视角和笔墨,挖掘邳州银杏文化内涵, 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打造经典的文化标识,推广邳州银杏品牌。



赵本夫著名作家,曾以作品《天漏邑》荣获“汪曾祺华语小说奖”长篇小说奖和施耐庵文学奖。他所著的《天下无贼》、《刀客和女人》等优秀作品,被翻译成英、俄、日、挪威、泰等多种文字,收入国表里四十多种选集,也曾被改变成影视作品搬上银幕,深受读者喜爱。

在采风活动中,赵本夫颇有感触:“邳州这个地方我觉得非常了不起,越看越觉得底蕴深厚,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从早期文明到春秋两汉,直到近代都留下了很丰富的文化遗产。并且邳州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大规模的银杏,非常壮不雅观。在这里银杏不仅是一种树木,还是一种文化,银杏有上百个名字,一些古树不仅有本身的名字,还隐藏着一段段历史故事,很有挖掘的价值。”

赵本夫还说,看到邳州的银杏,让他联想到了他在新疆采风时所见的胡杨:“新疆的胡杨也是非常壮不雅观的,非常雄性。但我们邳州的银杏和胡杨又不一样,成规模的银杏林一样给人以震撼,但你仔细去不雅观察一棵银杏树,又能发现它的柔美,包含的内容太多了。所以我觉得除了利用深加工挖掘银杏本身的价值,同时还要大力宣传,发挥这种旅游资源,把它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有这样的底蕴在,我对邳州将来的发展确实有无限的期待。”



吉龙生著名摄影家,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非常感慨,邳州市建设的太美了。党中央提出来的建设斑斓乡村,邳州的乡村就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斑斓乡村。我觉得这个地方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是银杏,全市加起来50多万亩这样一个规模,对于摄影家是非常容易取好景的地方,同时邳州也是大蒜之乡、板材之乡,作为摄影家来讲,能够创作的题材也是非常丰富。

通过这么多年办影展,邳州也有很多优秀的作者把优秀作品投过来,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这么美的景色是在哪拍到的,通过这几年的办展和宣传,在我们的摄影圈里邳州的银杏可以说很有名气了,这本身也是表现摄影协会在宣传上的一个作用。



马金莲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篇小说《长河》获2013年度中篇小说评选第一名,被誉为当代《呼兰河传》。出版有中短篇小说作品集《父亲的雪》、《碎媳妇》。长篇小说《马兰花开》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8年8月,凭借短篇小说《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马金莲感慨地说:“我是宁夏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到邳州来,说实在的这两天走了邳州的一些地方,也看的比力多,觉得很震撼。

以前虽然见过银杏树也吃过白果儿,但从来没有近距离的欣赏过这么大规模的银杏林,亲临现场是很震撼的,并且我们邳州在银杏产业上做得也非常多,虽然我们都知道银杏浑身是宝,但是把它种植出这种规模,以这种手笔来打造,开发成产品比如保健品、化妆品,像银杏酒、银杏油,这个我也是第一次见,邳州虽然是一个县级市,但能把银杏产业做到这个地步真的很不容易。希望邳州的银杏美景、银杏产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前景辉煌。”



曾汉超大洋洲摄影联盟(F0PA)主席,澳大利亚数码摄影协会(ADPA)会长,澳洲国际摄影学院(AIIP)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广东校区名誉校长,澳大利亚著名华裔专业摄影师,曾为中澳两国政要人物及多位华裔议员拍摄造像。

曾汉超:

很荣幸能够应邀参与这次活动,让我及一同前来的影友们首次领略了邳州银杏之乡的迷人秋色及朴实儒雅的人文风情,虽然天气转冷及下雨,但我们在多位影友的伴随下仍然能拍摄创作出较为满意的作品而令大家流连忘返。此次旅程时间短暂,但我相信这次来邳会为我们两地日后开始摄影活动的合作交流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平台,我愿意为此而尽一份努力。回去后我们会整理好这次采风作品作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把邳州银杏美景宣传推介出去。



李少白著名摄影家,先后任《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摄影与摄像》、《数码摄影》、《数字生活》等杂志的编委,中央民族大学现代图像艺术学院等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国国家地理》、《文明》等杂志的签约摄影师。

李少白:

因摄影我去过很多国家和地方,见到过很多银杏树,也拍摄过很多银杏树,但这次到江苏邳州,才算真正见识到银杏树,尤其当它成林的时候,会是如此不凡的标致,如此令人震撼的斑斓!我希望有机会再次来邳州,用摄影机将迷倒了我的邳州银杏的迷人的风姿与色彩拍摄下来,让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倾倒在邳州银杏美的面前!

万元大奖征美图,值得关注!

江苏邳州第五届银杏美景全国摄影大赛

点击下面图片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aa斐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516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