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夫妻教育方式有不合,孩子到底该听谁的?意见不一带来多种危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不跟随 发表于 2019-1-4 10:0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不跟随
2019-1-4 10:03:16 3065 0 看楼主


因为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夫妻之间常常会发生小摩擦,下面的这些场景,大家是否熟悉呢?有可能它就是你们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

情景1:快到上床睡觉的时间了,笑笑还想吃一块糖,妈妈说:“你已经刷过牙了,就不能吃东西了,晚上吃糖容易长蛀牙。”笑笑不高兴了,嘟着嘴巴去找爸爸,爸爸觉得不就是一块糖嘛,大不了吃完再去刷牙,就同意了女儿的要求。

笑笑的妈妈看到女儿躲在被子里吃糖,和老公发生了争吵,老公很生气,甩出一句话:你说得对,啥都听你的,以后教育孩子的事情你管,我不管了,行了吧?笑笑的爸爸话虽这么说,可只要妻子不在家,他就会允许女儿做一些妻子不让做的事情。





情景2:壮壮的家庭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型,爸爸对壮壮的要求十分苛刻,学习稍有放松,就会遭到爸爸狠狠地批评,妈妈则比力温柔,壮壮偷懒,或者偷偷地玩游戏,即使被妈妈发现了,妈妈最多只是提醒一下他,不会苛责他。

前段时间,爸爸去外地出差了半个月,壮壮像变了一个人,以前放学回家后,能主动写作业,晚上七八点钟就能把作业写完,现在他回到家先看电视,和妈妈商量好只看半个小时,可每次都得妈妈强行关电视,他才肯会房间写作业,写作业也心不在焉,一会儿摆弄一下文具盒,一会儿翻开两页漫画书,拖拖拉拉,作业要做到十点多钟。之前养成的每晚睡前阅读的习惯也执行不下去了。





以上两个场景,都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夫妻教育方式上有不合,在这里,我不谈论教养方式不同,对夫妻感情的影响,主要讨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主要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孩子无所适从

在笑笑的家庭中,夫妻因为孩子晚上该不该吃糖的问题引发争吵,爸爸为了息事宁人,放弃争论,听取妻子的建议,实际上爸爸并没有尊重妻子的的想法,他会趁着妻子不再的时候,实行本身的教育方法,妻子不允许孩子做的那些事,他却不反对,这就使孩子接受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且这两种教育方法的差异很大,就会导致孩子不知所措,不知道听谁的好。





二、夫妻之间彼此推诿,导致孩子无人管教

我认识一对小夫妻,他们的孩子和我家孩子同在一个班,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每次考试一结束,这对小夫妻必吵,都怪对方没有好好教育孩子,互相指责,推诿教育孩子的责任,最终造成了谁都不管孩子的局面,孩子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不说,还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撒谎、骂人,成为老师头疼的学生。

三、使孩子形成双面型人格

在情景2中,壮壮单独和妈妈在一起,与有爸爸在时的情况,完全不同,和爸爸在一起,乖巧懂事,主动写作业,但和妈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问题,任性、不听话,或者无理取闹,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孩子在父母教育不雅观念的矛盾中出现双面型人格,双面型人格对以后孩子的健康成长、人际交往、乃至事业发展都会埋下隐患。





四、降低父母的权威性,出现孩子偏袒一方的情况

小勇的父母经常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吵架,他的爸爸脾气比力暴躁,嗓门又大,每次都吵赢妈妈,还时不时地贬低妻子只是个家庭主妇,有好几次两人扭打在了一起,最严重的一次,头上被打出了一个大包。

时间长了,小勇觉得妈妈太没有用了,除了做家务,什么都不会,所以,每次他的爸爸和妈妈吵架时,他都会站在爸爸这边,指责妈妈,“妈妈,你就是个家庭主妇,不会赚钱,就不要那么大脾气嘛!”

当家庭教育出现不合时,夫妻双方常常会出现一方指责另一方的现象,最糟糕的是,不会避忌孩子,当着孩子的面进行指责,这会让孩子鄙夷被指责的一方,降低被指责一方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与形象,最为常见的表示就是当父母发生争吵时,孩子总会帮着父母中的一方指责另一方。





五、让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

夫妻经常因为教育问题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的形式会影响孩子,使他不能平等地对待家人,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养成唯我独尊的行为方式,影响今后的人际交往。

管教孩子不是爸爸或者妈妈的事情,而是需要爸爸和妈妈两个人一起配合,建立起和谐的“伙伴关系”,当出现教育不合时,两个人静下心来好好沟通一下,只有两个人先统一了战线,才能教育好孩子,教育出好孩子。

有的家庭为何会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屡屡争吵,甚至走上离婚的道路了,从表面上看这是教育不合导致的,实则是夫妻关系出了问题,只有先理顺夫妻关系,才能处理好教育孩子的问题,夫妻感情融洽,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不跟随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06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