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部通知:从小学到高中即将面临的八大改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不跟随 发表于 2018-12-21 18:0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不跟随
2018-12-21 18:06:26 6952 20 看楼主
“目前全国上下从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入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顶层设计的结果。”一位教育不雅观察家发出如此感慨,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透露的一个信息。

作为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的24位委员之一,顾明远明确指出,这次的新高考改革前后酝酿了整整4年时间,经过了10多轮讨论,之后又别离通过了国务院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最终经中央常委会议、政治局讨论,才最终确定了下来!

除此之外,

由中央拍板的小升初、中考,

包罗高考,

整个基础教育界

又再面临怎样的变化?

请继续往下刷吧!

01

中高考将包含小学知识,学科无考试大纲

“以后的高考、中考,在小学学的内容也是必考内容,明显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试难度。”

通过中考、高考的强势变化引导学生从幼升小开始广泛阅读、见多识广,增加考试的范围、广度而不是难度,纠正目前全国上下几十年来早已根深蒂固的课表里教学的“奇、难、偏、怪“问题。三十年高考实践证明,偏题、怪题选拔的人才上限不高。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该掌握的必需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必需掌握,必需掌握的还要掌握安稳。

降低学生平时学习负担,摒弃在全国遍及存在的9年义务教育畸形掐尖的严重现象,构建符合学生成长和年龄阶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环境,逐渐修补早已破坏深重的国家教育生态。

为展现国家的决心和实施的力度,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全国上下中小学学校教材全都采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以对接国家教育的重大变化。

“今后,主要学科的考试将不再有考试大纲,哪个学生的知识越宽广、体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艰深,哪个学生就会成为教改重大变化最受益的群体成员。”





02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公平

2017年起,在高考招录中会采用“两依据一参考”政策,即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本质评价内容。

即,以后全中国的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6科中选3科)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将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内容作为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从“招分”转向“招人”,打破了过去以分数录取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03

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

改变中国高考几十年来文理分科带来的偏科、知识面狭窄、过早按捺学生可塑性等的严重弊端。

“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

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全程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标的目的。高质量的阅读需要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语文重点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如下图







没有广泛的语文阅读积累是很难完成的。“此外,今后的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

举例:本来参加高考做数学卷子可能所有的考题题面只有2000多字,以后的题面阅读量也许会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阅读、语文水平欠佳,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有的考生甚至连题都没时间做完。

而这一切将反映在今后所有高考科目中。

有趣的是,据了解,在北京,本来通过奥数掐尖来的很多知名重点中学,正在前所未有地通过多种办法,去迫不及待地提高那些奥数牛孩的语文和人文素养。

04

中国的“高考指挥棒”将完全指向全面本质教育

(1)分类考试,不再只用分数选人

以后的新高考、中考不再完全以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依据。本来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选人,淘汰了太多本不该淘汰的“精英“,严重导致中国人口众多而成材率却明显偏低。

“一个明显的改变是,新高考方案中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实行分类考试,也就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考试招生分开进行。”

一个人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就去接受与之对应的高等教育。

但是目前受传统不雅观念的影响,中国的老百姓遍及不认可高等职业教育,他们总感觉职业院校低人一等,所以新高考方案中的分类考试没有引起足够的反响,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学校从幼升小便要开始注重培养兴趣、特长

中国今后的高考录取将完全改变旧有的录取模式,先取消三本院校,并逐步实施按照专业录取,改变一直持续至今的按照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分数线录取的方式。

2017年先行试点新高考的浙江省,每个学生将可填报80个专业,就是要充分挖掘出每个考生真正的兴趣、特长、爱好等的标的目的,北京及全国其他地方2020年也已经正式确定采取这样的大学录取标的目的。

要想给本身的孩子选到最好的专业标的目的,最大限度确保孩子从“成人”到“成才”再到“成功”,兴趣、特长、爱好的建立必需从小不间断发现、引导和培养,幼升小时就成为开始学校这方面教育培养的起点。

(3)应试教育办学模式将被淘汰

顾明远深刻指出,将来高考制度彻底改革了,应试教育的办学模式将来必定是要被淘汰的。

新高考改革最终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是管用的”这种不雅观念,虽然改变的过程可能比力漫长,尤其是不雅观念的转变非常困难。众所周知,中国的应试教育持续了几十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共同体,也培植了以应试教育为起点的不行偻指算的辅导机构,更形成了几代人挥之不去的强烈而顽固的应试教育情节,全社会推崇应试教育的不雅观念、力量、手段目前依然安如盘石。

不外,既然中央最高层下了决心,从幼升小到高考史无前例地不竭推出全方位颠覆性的重大变化以对接上教育的规律和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相信即便有最大的挣扎也难撼变化的总标的目的

05

降低小升初选拔难度

偏重搞全面本质教育而放弃传统的应试教育,题中应有之意必然是降低小升初的强选拔性,使小学、初中教育逐步均衡并优质。其中有三大举措目前看是最见效的。

第一,将普通小学纳入优质教育学校或教育集团并实现直升优质教育初中校;

第二,强推贯通培养。不仅小升初有优质初中校直升,初中校的学生也会建立直升优质高中的机制,以北京为例,2018年就会逐步开始推进;

第三,通过“校额到校”机制,让更多普通初中校的学生能进入重点高中就读。目前山东青岛的校额到校比例已经达到了65%。





06

中国教育体制“迫不及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

恢复高考40年,改革开放近40年,当时中国各方面人才曾极度匮乏,因此中国教育这40年来亟需“复制”大量人才,这种人才复制的教育培养机制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随着自然资源消耗持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深重、GDP迅速回落,目前的中国最急需的就是创新,创新要靠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机制。

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层出不穷,从产出概率来讲远胜我们,应试教育是封闭的教育,封闭的教育难以造就开放的环境从而产生大量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教育的大变化可以说是迫不及待了,也时不我待!

07

实施本质教育促进中国诚信体系的重建

很多发达国家的孩子学的课本比我们容易,课后玩的时间也比我们多,许多国家还没有统一的类似我国高考的选拔机制,但并没耽误高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获得世界级科技奖的人数远比我们多。

这从一个侧面更印证了应试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不外,当一个制度很公平、看似机会相等的时候,即便它千疮百孔也很难让人舍弃。

其实,大家最担心的是如果真搞了全面本质教育,那就远不像应试教育那样有分数的严格量化标准了,钱权交易怎么办、走后门怎么办、权力寻租怎么办?!

“因此,在我们目前缺乏诚信体系的情况下,搞真正的全面本质教育就要促进国家诚信体系的建立。”在没有完全搞出这些机制前,中国的全面本质教育走向是很独特的,没有照抄照搬任何国家,是一个多方面的集合体,以避免出现不成控的的不公平。

中国搞本质教育是急需,诚信体系建立是渐进,虽有矛盾,但毕竟是大标的目的,需要我们开始渐变,真的需要转向了!





08

生涯教育规划必将日益重要

全面本质教育内容庞杂,体系众多,远不像应试教育那么单一,既要瞻前顾后又要恰如其分,需要很客不雅观全面的把握和策略。

“顾明远教授在这方面也指出,生涯教育主要是告诉孩子怎么了解本身,怎么了解他人,知道本身的优点和缺点,对本身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前对将来的学习和人生进行规划。

全面本质教育如果失去了对每个学生学涯教育和生涯教育的规划,很容易偏离标的目的,所以生涯教育规划必将日益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华锐品牌 发表于 2018-12-21 18:07:0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华锐品牌
2018-12-21 18:07:05 看楼主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需像德国一样设置研究生专业,既加强职业技术创新研究有解决家长和学生的虚荣心,觉得有前途,其实在德国职业教育的研究生比理科研究生更好就业,更好出成绩,这就是德国工业4.0的奥秘所在,所以这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的核心,一担结合综合本质评价的进行,从小学到高中的综合本质学习会蔚然成风,根本不消再强调其他,一解百结,顺利改革,关键是解决了我国应用技术研究和制造抄袭别人的缺乏创造力问题,也解决了教育通才问题,总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考与教育变化的关键穴位,一解百解,取消后的三本都可以转为高等职业教育,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国度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是合理的知识技能要求,理科研究比例不宜过大,甚至影响意识形态的基础,提倡学生潜下心来做事,不是高高在上做办公室,几十年的教育已经看到教育效率了,真实一些,与国家与个人都是有利的。
为此我们大家一起呼吁: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增设研究生教育梯度,倡导应用技术研究,解决学生和家长心态问题,解决长期以来鄙薄兴趣教育和综合本质教育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聊吧 发表于 2018-12-21 18:07:32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聊吧
2018-12-21 18:07:32 看楼主
要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废弃9年教育义务制,让毎个学生都能上高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考大学和职业技校,大学必然要宽进严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yy925366362 发表于 2018-12-21 18:08:12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yy925366362
2018-12-21 18:08:12 看楼主
最好把遍及课后必频补课的现象给消灭了,把上课不真讲课后补课讲的老师给真正处罚了,以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董生 发表于 2018-12-21 18:09:11 | 只看该作者
5#
董生
2018-12-21 18:09:11 看楼主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补课?全社会都把问题怪罪在老师上,怪罪在课后补课上,为什么?请你们睁大眼睛看看,用脑子想想,现在用人单位招人哪个不是只看学历或者走后门靠关系的?如果你没后台,这些用人单位非985大学的简历不收!!难道每个人的家庭都有背景吗?这造成了什么现象,谁都想挤破头进这些985的大学,但是这些大学每年总计就招这么多学生,那怎么办,只能靠考试!考试比的一个是先天的聪明,以及后天的努力。那问题就来了,难道每个人天生都这么聪明,只需要学校学习的那些时间就能考上985重点大学吗?我看未必!那那些天生不够聪明的孩子怎么办?是不是只能靠多花时间多学习呢?那有的人就说了,可以让学校老师免费多给孩子补呀?这么扯淡的话也能说出来的绝对是蠢货!老师难道都不是人么?难道老师每天24小时都负责免费给孩子上课和补课吗?老师没有本身的家庭和孩子需要照顾吗?一个老师,要带上百个学生,如果每天都给每个孩子义务补课十分钟,那100个学生,每天要占用多少个小时?我估计阿谁老师不消吃饭和睡觉都做不完吧!!那老师没法顾及每个学生,那孩子到外面,花钱请别人帮本身提高成绩,这个有错吗?那些说什么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人,你可以不让你孩子去补课啊,根本没人逼你!!这种人,就是看着别人的孩子比本身的孩子更努力,然后成绩更好,眼红!嫉妒!想让别人的孩子和他的孩子一起不努力,然后一起差下去,凭什么!穷人的孩子,家庭经济比力差,并且没后台没背景,就只能靠读书来改变命运,去补习,是一种投资,把本身家里力所能及的金钱用在能够改变本身家族命运的事上,这难道不正常吗?难道要让本身的孩子和那些富二代、官二代一起,大家都不多学习,大家都去个职业技术学校,然后富二代、官二代有的是钱和后台,他们能够靠关系、靠金钱找到好工作,那穷人的孩子可以吗?那他们是不是永远都无法翻身?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穷人越穷,富人越富?所以,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竞争,就是用人单位的招人模式,如果用人单位能只看能力,不看学历招人的话,我相信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小曦 发表于 2018-12-21 18:09:59 | 只看该作者
6#
小曦
2018-12-21 18:09:59 看楼主
不懂为什么英语为什么那么重要,有多少聪明的孩子被英语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论坛波少 发表于 2018-12-21 18:10:52 | 只看该作者
7#
论坛波少
2018-12-21 18:10:52 看楼主
物理、化学比英语重要多了,任选一科换掉英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风中的雨 发表于 2018-12-21 18:11:17 | 只看该作者
8#
风中的雨
2018-12-21 18:11:17 看楼主
关键是小学到高中一律免费上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你与我相似 发表于 2018-12-21 18:11:41 | 只看该作者
9#
你与我相似
2018-12-21 18:11:41 看楼主
补课已经成了潜规则,现在孩子学习基本上都是靠老师补课,就算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所有学费全免,家长的负担仍然很重,孩子的教育从小就开始因为老师补课而扭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99的 发表于 2018-12-21 18:12:13 | 只看该作者
10#
99的
2018-12-21 18:12:13 看楼主
建议小学早八点半上课,30分钟一节课,下午二点半上课,30分钟一节课。首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上课时间不宜过长,过长效果不好。请把这些建议收集反映给教育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不跟随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952 | 回复:2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