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十位太监之明代王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19-12-12 16:5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19-12-12 16:55:52 2647 0 看楼主
他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书上所有的贬义词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因为就是他差点把大明帝国给整没了,他权倾朝野,无恶不做,欺压百官,贪污受贿,为大明的敌人提供武器,就是他让皇帝做了俘虏,让繁荣一时的大明帝国变得摇摇欲坠,遗臭万年,为后人所唾。



他本来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他置传统观念与社会议论于不顾,排斥辅政大臣;盗毁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铁牌,使宦官公开地走上政治舞台;大权独揽后,疯狂敛财,打着皇权的旗号干预财政,贪脏受贿,把发财的主意打到了和尚尼姑头上;翦除政敌手段,阴险毒辣,肢解残杀刘球,为明英宗时期最为骇人听闻的惨案。



王振控制朝政以后,不仅对内党同伐异,大耍淫威,对外也投机取巧,破坏边防,终于招致了瓦剌贵族的进犯。

王振擅权,不但不布置加强北方边防,反而接受瓦剌贿赂,与瓦剌贵族进行走私交易。为了获利,王振让他的死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每年私造大量箭支,送给瓦剌,瓦剌则以良马还赠王振作为报答。

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万分愤怒,抡起铁锤对准王振的脑袋,狠狠地砸了下去。王振这个祸国殃民的恶宦,终于落得个罪有应得的可耻下场。



土木堡之变,20万军队被击溃,王振终恶有恶报死于乱军之中,从征的数十位文武大臣几乎全部战死沙场。消息传到北京,百官在殿廷上号啕大哭。后来,皇太后命令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都御使陈镒面奏郕王,历数王振之罪,他们满怀悲愤地说:"王振罪不容诛,死有余辜。殿下如不即正典刑灭其家族,臣等今日皆死在这里。"说罢,跪地不起。这时,王振的死党马顺还为王振遮护,喝逐群臣。给事中王竑见马顺还在装腔作势,怒不可遏,上前一把抓住马顺,拳打脚踢,当场结果了他的性命。愤怒的人们又当场打死了王振的另外两个死党、宦官毛贵和王长随。接着,朱祁钰下令杀死王振的侄子王山并族诛王振之党,把马顺的尸首拖到街头示众,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处斩,并籍没王振家产。



英宗复辟后,思念王振不已,下诏为其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在京城智化寺北院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亡灵。智化寺在万历五年(1577年)整修过一次,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还增修了一座极乐殿。智化寺今仍存在于原址,其中保存下来的一些神像的服装样式具有明朝的风格。



王振为明朝第一个擅权乱政的奸恶太监。王振掌权后,坏事做绝,总之,凡是王振“所忤恨,辄加罪谪”,凡是瞧不起他的、得罪过他的、检举过他的,统统没有好果子吃。



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而且在指挥大军时一意孤行,一错再错,致使明军十分疲劳,怨声载道,被瓦刺骑兵大破,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已也送上绝路,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砸死,魂归黄泉。明朝宦官祸国害民直接导致了明朝的败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64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