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仙故事:黄大仙当众显灵,教训不孝儿女从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活佛 发表于 2018-10-8 10:36: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活佛
2018-10-8 10:36:22 4454 0 看楼主
本文内容转自网络,如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这不村里张富贵的老爹死了。本来这是再正常不外的事儿。但在张富贵他爹这就出问题了。出了啥问题?就是黄大仙替张富贵他爹教育张富贵的事,这黄大仙就是常见的黄鼠狼。这事儿要从张老汉说起。

张富贵的老爹为人乐善好施,常做些铺路修桥,帮人度困的好事儿。而这张老汉并非财主,只是人性本善,生就一副好心肠。张老汉许是善行有善缘,一生育有三子俩女,孙子外孙九个,俱出落的一表人才,由其是大儿子张富贵,在村里可谓真富贵,首取一指。其他子女也是家境富足,人都说是张老汉施恩布德的福报。古话说:多子多孙多福寿。但在张老汉这显然不是这回事。张老汉妻子离世早,把五个儿女拉扯大,俱各成家。本身种几亩薄田,闲暇之余以捡破烂为生。大儿子从不给他钱花,二儿子张富有,三儿子张富裕,也是以大哥马首是瞻,上行下效。要说他们几个,都机灵乖巧,不管是哪里来的陌生人,一番扳谈之后,没有一个人不夸赞的,果然是好儿郎!就是在爹娘这里素无孝敬。唯有一些熟悉的人看不惯,但其自家事,外人又无法插嘴,每逢外人夸赞他们,只是有一二乡邻嗤之以鼻,哂笑而过。

张老汉独居一院,破破烂烂堆地遍地。年深日久,便有黄鼠狼居于其间。张老汉每逢佳节,一个人做些供品敬了天地敬老伴,然后分出一半放在黄鼠狼的洞口,口中念叨着:“在我家住,有我吃就有你吃,且不成扰攘乡邻家活物”。时间一久,张老汉每次捡破烂回来,一做饭就有四五只黄鼠狼坐在门口等着开饭。张老汉乐呵呵地喂它们,整个村里也没人丢过一只鸡鸭,村民引为怪谈。

不料这事儿传到大儿子张富贵耳朵。本身感到面皮挂不住,领着俩兄弟和张老汉先是大吵一架。然后于第二天张老汉不在之时,把院落的破烂尽皆卖掉,还捉了两三只黄鼠狼卖给制毛笔的大笔刘,自此再也没有来过一只黄鼠狼。而这哥仨个拿着这些钱高兴地大吃了一顿。

张老汉回来看到如此,又气又急,这又是本身儿孙地事,和外人又说不得,就此落下了气闷之症,渐渐地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过了半年,张老汉已经病势沉重,起身困难了。儿女俱不探视,不管不顾。

一日,张老汉强支病体,做了碗汤。正要喝时,瞧见窗台上蹲坐一只大黄鼠狼。张老汉开窗说道:“想我一生为善,儿孙满堂,行将就木之际,儿孙不见一个。你还知道来看看我啊,养儿不如养你呀!这汤你喝了吧”只见那黄鼠狼俩目泛光,柔和而忧伤之中似有泪花闪闪。

这日半夜三更,张老汉已经气若游丝。捱到天明,就见三儿俩女俱哭嚎而至,声震四邻。众乡邻感张老汉平时善缘,俱哀其不幸而帮手料理身后事。说来也怪,似此情形延续三日。张老汉气息不竭急坏儿女。于是大儿子张富贵带头给他老爹烧笊篱,“早离”之意。并趁无人之时把张老汉放进棺材。

比及众人都聚齐了,准备盖棺之时,就见张老汉猛地坐起了,吓得所有人屁滚尿流,直喊炸尸。就见张老汉说道:“这世上我还有顿饭没吃呢,儿啊,还记不记得你们小时候最爱吃的葱油拌面呀?爹也想吃一碗”这村里大胆的人就上前不雅观看,一看张老汉还没死。招呼大伙抬出棺材,放在屋炕上,辈份大的人直接骂张富贵他们是畜牲不如,本身的爹还没死,就准备埋。这是丧尽天良啊。

张富贵几个人满脸羞臊,恨不得马上钻地缝里去。但这事儿又躲不外。只能依照他爹的意愿做了一碗葱油拌面。这张老汉也不客气,一口气吃完,放下碗筷大声说道:“我愿已了。各儿孙自谋其福,且记一心向善,堂堂正正做人,教育后人,莫学我教子无方,儿女不孝......”众乡邻听到张老汉说的正惊奇不已,就听院落里的李大胆大喊道:“快看屋顶!这是一个什么东西?!”众人都急忙出来看时,就见屋顶之上,一只大黄鼠狼,半蹲半坐,俩只前爪如作揖状,俩目半睁半闭,嘴巴一张一合,说的和张老汉一字不差。众人皆惊:“是黄大仙!”

这李大胆抄起一块青砖打去,黄鼠狼没提防,哎呀一声滚落屋后,众人寻去,早不见了踪影。而屋内张老汉也同时哎呀一声之后,倒身气绝而亡。

自此张富贵几兄弟姐妹俱改前非,一心向善,只是家中光景,再不似从前那般顺利了。村民都说这是张老汉攒下的福报被儿女用尽了。

这是真实的事情。虽然没有迭荡起伏的情节。但事实如此。至今还有上年纪的白叟常常提起此事,教育子孙后代,向善积德。不以作恶弄祸为荣,不以无耻无羞为荣,遵法守道德,行百善先孝父母,是做人基本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活佛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45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