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务员申论范文:以改革之良策 促惠民之善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90后的我们。 发表于 2018-10-22 19:0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90后的我们。
2018-10-22 19:01:14 3526 0 看楼主
仓廪实,衣食足。如今,困扰民众的问题已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伴随着时代、经济、国家的发展产生的新一轮的民生问题,如医患矛盾频发、看病难、看病贵、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等、天价学区房、农村教育薄弱、文化资源匮乏、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各种城市病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的幸福指数、制约国家的发展。民生问题是大事,更是急事,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竭的新起点。只有抓好改革这个“牛鼻子”,才能让改革的良策惠及民生。

以改革之良策,激干部群众积极性。要想使改革的红利最终能落到人民群众的头上,就必需提高改革的政策含金量;要提高改革之策的含金量,首先需用改革之策激发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以提高其为民办事的责任意识。当前,部分领域的一些干部群众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规则是固定的,与贴身利益关联性不高,因此缺乏热情、积极性。所以,改革的红利之一就是要能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可让收入与劳动、绩效挂钩,提升薪酬,从而激发积极性,提升自身水平,带动干部群众的良好风气。

以改革之良策,增企业发展之动力。民众获得感的增加需要从多方面获得,如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文化、旅游等。就必需使这些领域的企业能够长远发展,并且有活力,能够真正带给民众福利。这就需要改革的触角能伸的远、伸的广,能够盘活市场资源、破解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解决效率低下、办事供给不足的问题,能够适应社会转型期表里环境变化的战略转型。因此,改革的成果也应能增加企业发展的动力。

以改革之良策,添人民群众获得感。国家是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人民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改革好不好,民众说了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改革的办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是博得社会支持的关键。当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人人都不喊房价高、医生和患者互相信任都变为现实时,改革的红利就真正惠及民生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察便是改革,只有扎实推进改革,才能满足百姓的期盼,从而增添获得感。

正如俄国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没有痉挛,历史就不能向前迈进一步。没有阵痛,社会就不能向前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民众的支持。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党的十八以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只有坚定不移的走改革之路,才能调动广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才能盘活社会资源,鞭策经济发展,才能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解决,真正释放改革的红利,惠及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90后的我们。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52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