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陪读的辛酸!你知我知孩子不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带刺的雨 发表于 2018-12-2 19:4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带刺的雨
2018-12-2 19:48:31 3232 0 看楼主
陪读的辛酸!你知我知孩子不知

陪读的辛酸!你知我知孩子不知

随着少年朗朗在舞台上的演奏告一段落,舞台下响起了雷动般的掌声。他的爸爸流出了心酸的泪水。13岁的郎朗获得了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的金奖。成年后的郎朗成为了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钢琴演奏家。在他幼年时,父亲为了培养他演奏钢琴的能力,辞去了公安局的职务,带他到北京求学。母亲一人留在辽宁,负责挣钱,供父子俩消费。朗朗的母亲每一次见到孩子后都不忍分离。那是心彻肺的痛,个中辛苦,只有陪读的父母才明白。




这是成功的案例,又有多少父母为了陪孩子抛家舍业,但是最终无功而返。

伴侣的孩子也要面临着小升初,不知道如何选择。我认为是否陪孩子到外地上学,要看几个条件。

01.家里的经济条件。如果家里条件非常宽裕的话,可以考虑到更好的学校去求学。如果不允许的话,不要强求而为之。父母给孩子寻找更好的学校,这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超出了家里的经济条件那就成了沉重的负担。把这个重担加在孩子身上,我们心里就会这么想,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钱,就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给你花了,你又考不上抱负的学校,这样孩子身上的重担太重了,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他可能也会产生一种焦虑症,发挥不好,会患得患失。也很难有好的结果。




02.夫妻关系的协调。前去陪读不太抱负,可能有一个有工作要留在家里工作,别的一个陪孩子到外地上学,就会导致夫妻长年分居。所以夫妻关系要协调好。如果双方都同意那就还可以,如果有一方不肯意这样做的话尽量协商后再决定。

03.孩子的意愿也很重要。

往往陪孩子到外地求学,是父母一手操办,也没有考虑到孩子是怎么想的。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他不明白她不懂。其实在孩子的心中,有很多事情也是难以割舍的,例如同学的情谊,熟悉的老师,还有从小到大生长的家。此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非常优秀。如果非常优秀,考虑到高手如云的环境中,可能会有一个很大的动力。但是如果孩子的成绩一般的话,来到一个高压的环境中,那他不必然能适应,每年有不少孩子从衡中退学,原因是受不了那样的高压环境。有句话说的好,因为鸡头不为凤尾。要多考虑到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还是未来,也不必然是学习这一条路可走,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另想其他的路。




看文章的你是否也有这种困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带刺的雨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23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