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这两点不改,别想教育好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vat 发表于 2019-3-19 14:0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vat
2019-3-19 14:08:56 2935 0 看楼主


人说,中国父母的神逻辑之一就是:只会比孩子,却不看看本身和别人父母之间的差距。

每个孩子都充满了无限的潜能,他会成长为什么样,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做得怎样。

通过不雅观察,我发现很多父母身上都有这2个弊端,对教育孩子十分不利:

1

不思进取却要求孩子努力上进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孩子因成绩不好,被妈妈骂笨鸟,孩子不服气的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妈妈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这种最讨厌,本身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话虽糙理不糙,讽刺的就是那些本身偷懒、不努力,却一味要求孩子优秀的父母。

我见过很多人,成为父母之后,就放弃了自我成长。

每天对待工作的态度很敷衍,有时间了也只会看看电视、逛街购物、打打麻将、玩玩手机,没什么兴趣爱好,更不会想到看看书、学习一些新知识。

于是,他们开始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本身没完成的抱负、没达到的目标,都指望着孩子来做到,以满足本身内心的虚荣感。

“你要好好学习,给爸爸妈妈争气,知道吗?”“我和你爸就这样了,你可得好好干,以后全家就靠你了。”

这是一种愚蠢而自私的做法。

虽说望子成龙没错,但是一个本身都不上进的父母,又有什么立场去教育孩子这样做呢?光靠嘴上的说教,孩子又是否会信服呢?

并且,总是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期望,“我们全家就靠你了”,这样的压力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跟那些“轻装上阵”的孩子比起来,在成长的路上他会缺少一份无畏、自信与笃定。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时曾说: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的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养育孩子,其实也是一个父母不竭完善自身的过程。

做好本身,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热情、积极、努力的态度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不言之教”。

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曾在她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父母对她的影响:

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豪气冲天,掷地有声。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先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为人父母之后,也不要忘了本身的追求,永远保持好奇心,有所学,有所得,不竭提升本身,丰富本身。

2

自以为是、不懂反思、顽固不化

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网瘾少年,被父母送到强制戒除网瘾的机构,时不时还会遭受强制灌药、电击、扎针等非人的熬煎,很多孩子陷入崩溃情绪。

每年都有在这些机构的孩子去世的新闻被报道出来,但是家长仍然执迷不悟的把孩子送进来,坚信这里可以帮手孩子解除网瘾。

又想起纪录片《镜子》中,3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无奈把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

俞敏洪看完纪录片后说:“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就犯了上述同样的错,按照自以为对的方式教育孩子,实则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

当教育陷入困境时,只会觉得是孩子出了问题,从来不会反思本身做了些什么;总是千方百计想着改变孩子,从来不懂得改变本身。

这就是不懂反思、顽固不化的一类家长,不去主动寻找正确的方法,只会为失败找借口。

“孩子送到学校就全靠老师了;我没有文化,我不会教育孩子,老师就多费心了;我很忙,真的没时间教育孩子······”

还有每次文章的留言区,总是会看到这样的论调:

“说的容易,我看看有多少人能做到”“我就是这样过来的,还不是好好的”“纯属睁眼瞎说,什么变节期。如果真有的话我有办法治,打一顿就好了”

家长不改掉这样的弊端,社会上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度期望和不问兴趣、盲目报班等现象依然会遍及存在。

作为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然要改掉本身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勇于接收新不雅观念、积极学习,科学、实用的育儿理念。

当孩子出现问题,首先思考本身的行为,是不是哪一方面做的不合错误,进而做出调整。

比如孩子的撒谎行为,反思是不是本身平时对孩子过于严厉,导致孩子为了逃避指责而对父母撒谎。

当孩子犯错或失败,也不要总指责抱怨孩子,学会鼓励和欣赏,孩子会做的更好。

不要总是拿本身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多看看本身与别人父母的差距,不竭学习,改进。

没有天生就会教育孩子的完美父母,但是停止学习,拒绝成长的父母是必定很难教育好孩子的。

希望所有的家长对照本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育儿路上能走得更加顺利。

感谢您可以认真读完这篇文章,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快一一回复。

——智升教育专注于家庭教育领域,坚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并世无双的。想了解更多家庭教育的伴侣请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vat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93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