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提醒:家长教育孩子,要牢记这“三纲五常”,很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уì°妃 发表于 2019-4-2 18:3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уì°妃
2019-4-2 18:32:31 3587 1 看楼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犯了错误,会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这“三纲五常”,对家长很有借鉴意义。


三纲
1. 家规纲:立家规,再教子,杜绝溺爱、偏袒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江河无岸,必将泛滥”,这些前人总结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严格的家庭教育。
只有立了家规,孩子才能有“规”可依,做事才不会那么随意。
放任自流,过分溺爱、偏袒是注射在孩子内心的“膨大剂”,导致孩子易形成“自我中心”的病态心理,全家都得围着这个中心转,有求必应,从而让孩子养成从外界的索取大于付出的习惯,对身边人的感情自然随之枯萎、凋落。
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味由着、依着,要啥给啥,再亲近的人也难以把握他内心的不羁。
一个人事业不成功并不成怕,可怕的是不能成人!





2. 自律纲:言传身教重于粗暴、肤浅的说教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有些学生三番五次地违反学校纪律,在最无奈的时候,老师只好寻求家长一起对孩子进行教育。
自从老师不敢轻易惩戒学生之后,当然希望家长们能对本身的孩子严格管教,可很多家长面对本身孩子犯下的错误,总是轻描淡写一句:“要听老师的话,以后不要再犯了哈!”说完没了。
在当管不管,当严不严的状况下用敷衍的态度,蜻蜓点水般的说教,在老师认为很严重的情况下折射出家长的大度和宽容:孩子打个架、抽根烟,这又不是啥大不了的事,何必大惊小怪的。
家长本身都认为这是“小错”,还指望孩子改正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千百年的名言警句,早已被许多人抛之脑后。
还有一些极“严格”的家长,听说孩子在学校里犯了错,丢本身的脸了,气冲冲地来到学校,不问青红皂白就拉过孩子狠揍一顿,或气吞山河又“恨铁不成钢”地臭骂一通,用这些简单粗暴的手段教育孩子,助自身威严。
家长简单粗暴,动辄就打骂孩子,你安心,再好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都能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有暴力倾向。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必然要自律、自省、自查,用一套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大凡那些在生活、学习中优秀的孩子想必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性情淑均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及今后的成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管本身的脾气如何,都不该该不冷不热地无视、敷衍身边孩子的存在,不让孩子玩手机,本身却忘我地玩,孩子又怎样会服你?
父母若是能用本身的行动做孩子的表率,对孩子犯的错误进行细致的分析,引导其改正而不是爆粗口、动脚手,多数能感化孩子,帮手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一个幸福感十足的孩子,心里永远都是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





3. 责任纲:不找理由推诿、摆脱对孩子的陪伴
留守儿童是当今教育无法回避的现象。
按照民政部2018年10月30日在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最大,为76.5万。而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和贵州,以上7省农村留守儿童总人数为484.4万,占全国总数的69.5%。
在留守儿童中,96%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照料。2018年与2016年比拟,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从65.3%上升至71.4%。并且,留守男孩数远远大于女孩。
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内心所缺失的就是父母的陪伴。骨肉分离,大人心里尚且不好受,更不消说是成长中的孩子,陪伴的缺失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一股股寒潮,被寒潮侵蚀的幼小心灵,久而久之,就很难孕育人性的温情。
大家都看了本年春晚沈腾演的小品,里面强烈透露出陪伴孩子是多么的重要。沈腾的那几句话说的特别好:
“把什么都给孩子抢到最好的,孩子就好了?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学校和老师,家长的陪伴也很重要。一直觉得本身是个特别称职的父亲,现在才发现,劲都使歪了......”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那些不知道自家孩子上几年级、几班的,劲儿使“歪”的父母。
父母和子女的相伴犹如土壤和种子,土壤的温润是种子发育良好的温床。土层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对种子发芽、生长都不利。





五常

1. 常借鉴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生孩子不难,养孩子才是大学问。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身为父母,真的要好好学习一番了。借鉴他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本身努力学习,成为更优秀的父母,未尝不是件好事。没有任何人是“不学而能”的,做父母也要多多学习他人的宝贵经验,以便用更好的方式融入孩子的世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常读书
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并不难,多读读书,充实本身的生活,提高本身的精神文化,别天天对着手机开怀大笑,自娱自乐,把孩子扔在一边不闻不问。孩子在做作业,你也可以弄本书看看,这样陪孩子学习效果必然不会差。
3. 常询问
多与身边一些会教育子女的家长交流、沟通,“采他山之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避其所短”等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做事“法宝”。也要多询问孩子的老师,看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内心需求,然后针对自家孩子特点“因人施教”,这样悉心关注孩子,孩子自然会觉得你是合格的家长,从而也更加信服你。
4. 常关怀
每个父母都觉得本身对孩子好,疼爱孩子。你可以远在千里打电话对孩子说:“宝物,爸爸妈妈爱你……”成人的世界,忙于挣钱,忙于应酬,忙于工作,缺失关怀的永远是孩子。父母多和孩子交流,多陪伴孩子成长,给予孩子应有的关怀,比嘴上说爱孩子更有说服力。
5. 常拥抱
不管自家孩子长到多大、多高,你有多忙,都应该多多张开双臂抱抱孩子。心理测验发现,拥抱是人最能体会幸福的一种心理需求。在孩子情绪低落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拥抱是对他最好的安慰,也是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的润滑剂。
总而言之,对于我们播种的种子,你给它浇多少水,除几次草,松几回土,送多少阳光,它自然会乐呵呵地在松软的土层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酗们啊 发表于 2019-4-2 18:32:5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酗们啊
2019-4-2 18:32:58 看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уì°妃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587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