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金屋藏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晓望爷 发表于 2019-9-12 18:5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晓望爷
2019-9-12 18:56:41 2173 0 看楼主
历史朝代趣事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金屋藏娇

本期主要讲述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金屋藏娇、鸟尽弓藏

金屋藏娇

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金屋藏娇。“娇”即陈阿娇。长公主刘嫖的女儿。成语字面意思是讲用一座金屋子把陈阿娇装在里边。

该成语典故最初出自《汉武故事》,其原文如下:

“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

意思是说,如果娶到陈阿娇为妻,我必当用一座金屋子把她供养起来。



金屋藏娇

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金屋藏娇。这个成语典故是讲,在汉景帝时期,长公主刘嫖欲嫁女儿给刘彻,而刘彻所表达的一种态度。

汉景帝时期,景帝非常宠幸栗姬,而栗姬也为皇帝生了个皇长子。由于景帝没有嫡子,便按照制度立皇长子刘荣为太子。

景帝的亲姐姐长公主刘嫖为了巴结栗姬,于是打算将自己年幼的女儿陈阿娇提前许配给太子刘荣。

而心胸狭小的栗姬一直妒忌长公主之前赠给景帝美人一事,于是就断然拒绝了这件事情。



金屋藏娇

长公主刘嫖见栗姬竟然拒绝自己,身为皇帝亲姐的她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大不敬,于是也因为这件事情对栗姬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此时,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刘彻的母亲王夫人见栗姬与长公主之间有间隙,便立马开始奉承长公主,长公主见王夫人非常识时务,就又打算将阿娇下嫁给王夫人之子刘彻。

一天,长公主抱着4岁大的刘彻对他说:你长大后,我把阿娇嫁给你好吗?

年幼不懂事的刘彻只知道阿娇会陪自己玩,于是非常高兴的答道:如果把阿娇嫁给我,我要造一座金屋子给她住。



金屋藏娇

长公主听后非常的开心,于是就利用自己的权利经常在景帝面前说王夫人与刘彻的好话,而诋毁栗姬。

景帝本就对非常爱吃醋的栗姬非常不满了,听自己姐姐一说,就对她更加不满。

有一天,景帝对栗姬说,如果哪一天我死了,我的这些儿女们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

栗姬听后竟非常生气的拒绝了,从此景帝就对栗姬越发讨厌,并在之后废掉了太子刘荣,改立刘彻为太子,王夫人为皇后。



金屋藏娇

鸟尽弓藏

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鸟尽弓藏。成语意思是说飞鸟打完了,就把弓箭藏起来。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就把对自己有功劳的人给踢开,过河拆桥。

该成语最初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其原文如下:

“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通过原文我们经常也会将“鸟尽弓藏”与“兔死狗烹”连用,其意思也一样。



鸟尽弓藏

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鸟尽弓藏。成语放到这个时期讲解,是因为在西汉初期,发生了多起且为世人所知的鸟尽弓藏的故事,其中又以淮阴侯韩信最为有名。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更是被后人称为兵仙。其在帮助刘邦打天下时,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刘邦与项羽争霸时期,凡遇刘邦与项羽作战时,刘邦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而后在得到了韩信的帮助,刘邦才渐渐打下天下,并在垓下一战逼得项羽自尽。



鸟尽弓藏

用功高盖主来形容韩信也毫不为过。可是,刘邦并不是一位能容人的君主。

得了天下后,刘邦先是将齐王韩信从齐地调到楚地任楚王,后还是不放心,又找借口将他捉到了长安,并降为淮阴侯。

在异姓诸侯王都叛乱时,刘邦亲自带兵平叛期间,又担心没有实权的韩信会反叛,于是又反复令人看管。

并且在默许的情况下,让吕雉把韩信给处死在了长乐宫。韩信就是典型的鸟尽弓藏的例子。



鸟尽弓藏

成语金屋藏娇与鸟尽弓藏点评

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金屋藏娇与鸟尽弓藏点评。通过对以上成语典故的描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人一定要分清时势,在一些有分量的人面前,哪怕身份不如自己,宁可自己憋屈也不要得罪他们。要学会抓住时机,一旦出现对自己有利的空档子,就一定要学会去钻。谦虚大度不仅是美德,更多时候它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功劳越大时,越要学会低调做人,甚至要学会急流勇退,不然就危险了。



金屋藏娇与鸟尽弓藏点评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金屋藏娇。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金屋藏娇与鸟尽弓藏的故事。

下期为你讲解——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关注,也可以随时与朋友一起分享。

【 相关阅读(点击即可查看↓↓↓)】

中国历史之楚汉时期的人物故事——垓下之战

中国历史之楚汉时期的人物故事——乌江自刎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平定诸王叛乱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汉武盛世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文景之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晓望爷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17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