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十位太监之明代魏忠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19-12-7 07:5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19-12-7 07:56:14 2229 0 看楼主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他本姓魏,继父姓李。得宠后,因避移宫事,改赐名忠贤。 魏忠贤是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隶肃宁人。出身于市井无赖,目不识丁,吃喝嫖赌,无所不通,以致家产耗尽,卖妻卖女;后为赌债走投无路之际,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






后又与皇孙奶娘客印月打得火热,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 魏忠贤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后,他和客印月开始揽权干政。他恩将仇报除王安,逼走魏朝,杖杀朝臣,大兴冤狱,捕杀东林党,私植党羽,自称“九千岁”,为历代阉官专权乱国的最高峰。



魏忠贤的胡作非为,引起正直官员的严重愤慨,东林党人为伸张正义对他们进行揭发和斗争。天启四年,副都御史杨涟上疏痛斥魏忠贤的24大罪,大胆地揭发魏忠贤的奸恶,魏忠贤着了慌,向熹宗哭诉,客氏从旁为他辩解,王体乾也极力为他辩护。昏愚的熹宗偏听偏信,反而下旨痛责杨涟。魏忠贤竟逍遥法外。他不仅怂恿皇帝淫逸,自已娶妻纳妾,抢夺天下民女,害死多少薄命红颜。



天启七年秋八月,熹宗病死,信王朱由检入继帝位,改元崇祯,即为思宗。朱由检一向熟知魏忠贤的罪恶,同时东林党人也纷纷上书弹劾,于是,下令把魏忠贤发配凤阳.后又派人逮捕治罪。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畏罪自杀,结束了他罪大恶极的一生。



其实他并不是真的那么祸国殃民,魏当九千岁的几年几乎与关外捷报频传的时间同步,宁远大捷大炮轰伤努尔哈赤(回盛京后不久死去)。宁锦大捷明军多次重创皇太极。丁卯之役,毛文龙在朝鲜拼尽血本击退阿敏数万八旗军,阻止了阿敏当朝鲜王的梦想。皇太极东奔西突累到吐血没捞着什么好处,只能龟缩在盛京。

关外的战争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其实还是钱在起作用,魏最大的能力之一是收税。明末,天下金银、尽聚三吴,魏忠贤针对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从新设立了万历末年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海税;但他没有给农民加赋,出身社会底层的魏忠贤在河南遭灾时,还能免除赋税,从内库拨款赈灾;阉党在放火烧了东林书院后,几十年未曾修过的黄河水道,开始维修;而且专门找东林党人投资的“垄断企业”收刮。齐楚浙党与魏打的火热,阉党“爪牙”(税官)送钱的踏破魏府门槛,有钱好办事,而魏办事能力没的说,一定给你办成。浙江巡抚感觉海内咸平,农民不用被折腾都安心劳作,魏简直太给力了,提议修生祠,于是全国掀起修生祠的高潮,辽东的官兵将士修的又好又用心,袁崇焕称颂魏忠贤“从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赏宜也!”因为魏给了关宁军丰厚稳定的收入。



在魏忠贤登场的前后,明末的朝堂上有这样一群官员,他们大多出身于南京江南贡院,他们相互视为“校友”,渐渐形成党派,以无锡东林书院为精神圣地,他们清高,他们理想主义。

但是魏忠贤还是要杀的,不杀的话,崇祯无法掌握实权,历朝历代新登基的都会对前臣都会进行打击或者不认用,比如乾隆对张廷玉,张廷玉受康熙雍正重用是因为,他是康熙臣子的同时又和雍正走得近,所以备受重用! 而魏忠贤在天启年间就是大权独揽,朝廷大员和民间都为他修生祠!可以说如果崇祯不杀他,那么天下就只知魏忠贤而不知崇祯,虽然魏忠贤这种人是皇帝的狗,但是狗的权力太大了就会妨碍主人了!



而杀魏忠贤既可以掌握实权,又可以获得好名声,并且启用之前被罢黜的官员! 但是崇祯犯的是愤青错误,崇祯继位早没有受到磨练和帝王教育,容易偏激!他杀了魏忠贤完全可以再培养一个魏忠贤出来,来保持朝廷平衡,而他又废除工商税造成税收困难,加上爱面子怕被百官骂,处处掣肘! 而他也倒霉的很,又是遇到灾荒又是后金进攻,两面疲于奔命,刚愎自用,最后失去了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22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