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师者新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百年树人 发表于 2022-6-4 11:0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百年树人
2022-6-4 11:05:21 6689 1 看楼主
原创: 杨陌风



天者蕴乎道,道者传乎圣,圣者制乎礼,师者继乎教。而天道有常,圣人无常;礼知有常,师者无常。以无常之师,继有常之道,衡变也。变者道也,不变者亦道也。

曷为师,是有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察天地,制礼节,晓进退,是谓传道;习文武,敏人事,熟巧工,是谓授业;辩是非,知困顿,析时政,是谓解惑。而今道之不传,业之难授,惑之不解,何也?无师也。众必哂之:今之师盖古来千年之合数,何为无师?今之傅总百代能工之合数,何为无傅?吾曰:谬矣。古之师者,杏坛银首,博经士典,肩传道之任,负家国之托。故帝必重于师,民必尊于师,学必敬于师,如师如父,如父如师。享供奉之祀,尊先生之名,天子卿侯苦觅名士,游子散人作揖相拜,莽夫刁民行止有端。故师者名也,非人也。

今之师也,位卑名下,苟且安生,负多方之责,考万般之绩,如蚁成群。教人之事,如履薄冰而行重步,临悬崖而筑高阁,借微光而阅毫字。非左非右,是左亦错右亦错,非进非退,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之师者舍一而求众,今之师者舍众而求一。大道之行,未尝如此谨小而慎微;礼制之传,未尝如此谦卑而纵容;化人之事,未尝如此舍远而求近!故今之无师也,无师之名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师名不正,生无措于手足也!生无措于手足,道何措于传承也?上惧下乱,道何措于传承也!故传道在于正名,名之可正,道之可传也。

吕氏云: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立于天地者,长于百姓者,清于浊世者,可谓师也,可以化人;介于壁缝者,缚于危绳者,声于人下者,不知以何教人,以何立人,以何树人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而宰予知其过,遂疾学而贤;杨时求道,逢程午憩,立雪三尺,遂业成名广;明帝太宗,帝身帝子,以父礼师。 黄帝以风后为师,颛顼以老彭为师,周公以庶秀为师。故古之师也,宁清贫于草野,亦传道于天下!“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黄口小儿,学不如宰予,而以一言废学。十五懵懂,才不及中立,而以一刻难耐。寒门山野,位不贵帝王,而以斥令言辞。妄以尺天之见,逞宇宙之能,谬也!此等为师,熟欲为之?此等教人,熟可教之!

经曰: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子之事,首在于家,家教不成,师教难成。孟母三迁以教子学,颜之推著训以教子仁,曾参杀猪以教子诚,岳母刺字以教子忠,孝亲者,尊师之始也,信亲者,诚师之始也。家者以数人教一二,师者以一人教数十,故家教者,师教之始也。

古语学者谓之求,今语学者谓之上。求学者心必诚而行必躬,上学者理当然而心不一。犹记中学一文,东阳马生,心诚之至,躬行之至,今由感佩。古之求学,非易事也,而竞往之。今举国重教,各界翘首,欲行科教以行国,立人才而强国,以十一财政,遍九州痒序,以千万教师,育天下之人,千年未尝惠之如此。今之上学,天理也,地理也,毋庸置疑之理也!非难事也,而竞弃之!师校以严,而亲以纵,师校以矩,而亲以情,师校以勤,而亲以随。此何以师之不严,代不教之过也。以一体之勤,负究考责,谬也!

故兴教之事必五者,善立之理也,善育之亲也,善学之子也,善兴之官也,善教之师也。成学必五者。必先有其理,然后亲可育子,亲可育子而子善学,必先有其官,而后可正教,教可正而名可顺也。子学而教正,而师可教也。师可教,而道可传也,道可传,而人可以立也,人可立,而世可兴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末夏向日葵 发表于 2022-6-4 11:07:1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末夏向日葵
2022-6-4 11:07:18 看楼主
有才[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百年树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6689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