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游子】故乡一把土——舒兰第一次返乡纪实 | 散文 赵邦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标准好人真的
2023-2-13 08:55:32 8473 0 看楼主


1989年7月16日,邳县籍台湾著名诗人舒兰,携夫人乘座飞机穿越海峡,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故乡——江苏省邳县戴圩乡戴场村,见到了生养自己的白发亲娘。听说儿子要回来了,九十多岁高龄的老母亲拄着拐杖,早早地坐在家门口,满面笑容,等候着阔别家乡四十多年游子的归来。盼望、等待舒兰的还有他的恩师王仙舟教授。他们虽然隔海相望四十多年未曾谋面,但师生的情谊却始终在两人心中扎下了根,并逐渐延续。耄耋之年的老教授,听说自己的学生要来登门拜访,激动的一夜未合眼,半个世纪前的一段段往事涌上心头------戴家二剩(舒兰乳名)儿时银铃般的笑声时常在耳边回荡。一大早就在次子王亚军的陪伴下,拄着拐杖,在门前等候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7月17日上午九时许,诗人舒兰在邳县政协副主席马斗寅和铁富乡党委书记户振平的陪同下乘车来到铁富乡铁富村。当轿车缓缓停在王教授家门前,满头银发的舒兰缓缓走下轿车时,等候多时的王教授在次子王亚军的搀扶下,激动的扔下拄棍,急忙来到轿车前和舒兰抱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师生相见、相拥,热泪夺眶而出......,王老连声说道:“四十多年了,终于又再次相见了!”舒兰搀扶着老教授缓步来到家中,站在客厅前,环视着雅致的二层小楼、看到健硕的枣红马、飞翔的鸽子和鲜花盛开的月季花,师生开怀大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十分开心地与在座的县、乡领导和恩师拉起了家常。舒兰说:“离开家乡时,正值兵荒马乱,妻离子散跑大反,男女老少走投无路,有家难归,真是民不聊生。现在,家乡的农民和过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眼下,农民享受着吃穿不用愁,住着小洋楼,彩电、冰箱、洗衣机样样全,寻常百姓都富有的生活。家乡的发展变化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令人刮目相看啊!”。王教授接着说:“自从你离开大陆以后,国家处在百废待兴时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五十年代我曾当选上海市政协特邀代表,八十年代我退休后又推选我作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政府把儿孙安排了工作,收入有保障,学校出资在家乡为我建了小洋楼,生活幸福美满,颐养天年。现在我所牵挂的是祖国统一问题。但我想不管台海风云怎样变幻,两岸同胞流淌的血都是相同的,决不能骨肉分离。台湾回归祖国,只是早晚的事。李登辉自从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多次发表错误言论,挑拨两岸关系,已经沦为中华民族的罪人,我期待着两岸统一之日早日到来,那时我将登宝岛,游台湾,在台北与你相见......。”会谈过后,王教授不顾年老体弱,陪着学生舒兰和县、乡领导参观了铁富乡敬老院。工作人员向他们介绍了王教授向邓小平谏言试办乡级敬老院的事情和敬老院现在运转情况,舒兰听后感慨地说;“二百多位老人在这里衣食无忧的安度晚年,这是我在台湾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做得到,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好啊!”并调侃的问马主席说:“等我老了可以来这里吗?”马主席微笑着说:“您可以来此体验生活,给这些无儿无女的五保老人增添快乐,书写更多更好的诗歌。”舒兰听罢连说“好、好、好!我要把大陆人民的幸福生活用诗歌在两岸传递,使她成为沟通两岸同胞的友好使者和桥梁。”三天来,诗人舒兰喝着大运河甘甜的水,聆听着老教授的教诲,看着家乡四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怀揣着家乡人民赠送的一盒故土,依偎在九十多岁老母亲的身旁,其乐融融。临别时恋恋不舍地对前来欢送他的各级领导、亲朋好友说:“我在故乡短短的三天时间,感受到了家乡的亲情、友情,得到了县、乡、村三级领导和恩师的热情款待和教诲,他们给我提供了吃、住、行等诸多方便,给了我热爱祖国的精神食粮,感到很幸运;来到家乡看到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精神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家家住瓦房,户户安居乐业,感到很欣慰;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健康、生活幸福,我很高兴,也很留恋。我要把在家乡所见所闻带回去;要把家乡人民对我的深情厚谊带回去;要把家乡人民送给我的这盒故土带回去。当我想家的时候,就把故土拿出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就像又回到了故乡,聊解我的思乡之情。用故土来激发我的创作灵感,用诗歌来颂扬家乡人民的幸福生活;用诗歌动员台湾民众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消除对大陆的误解,填平心里沟壑;用诗歌来唤醒台湾民众的爱国热情及向往祖国的心愿;用诗歌来反对台独分裂势力,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砖添瓦。回到台湾后,他创作了大量颂扬两岸血浓于水的诗歌。其中有一首《归来》诗歌中写道:没有什么文化能比得上故乡的一把土,没有什么富贵能比得上故乡的一口水,我走遍全世界只有故乡最美,我曾是云、是雾、是霜、是冰,感谢老天终于把我送回原来的一滴水,归到故乡的大海,海一样宽阔胸怀的母亲永远抱着自己每一个儿女。“诗歌架鹊桥,连接两岸心。”1993年冬,在王教授的倡议下,邳州成立了“舒兰诗歌研究会”。(2022年《宿豫老干部》总第173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标准好人真的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847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