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案例】筑牢理想信念 提升专业素养—信息意识缺失的学生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百年树人 发表于 2023-11-9 22:4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百年树人
2023-11-9 22:41:14 16876 0 看楼主
筑牢理想信念 提升专业素养

——信息意识缺失的学生案例分析及反思

一、案例描述
小曾是班上公认的“网络小达人”,不仅专业课成绩突出,在网络上也很活跃。有一天,班长突然告诉我,小曾在班级学生“小群”里大发言论:“学校在网上发的抗联故事学习资料有什么用,现在也不打仗,有看那的时间不如好好整整专业。就拿英雄杨靖宇来说,他是人不是神,吃棉絮和枯草还能生存并坚持战斗,这是不是为了突出他的英雄事迹夸张啊!”班上有几名同学很快加入讨论,竟然还有人附和:小曾说得对!听了班长反映的情况,我很生气,但转念一想不能“出卖”班长,只能授意班长在微信群里先控制局面,避免更多同学加入讨论,造成更恶劣影响。
二、案例分析
小曾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同学们跟风讨论,归根到底源于学生爱国情感缺失,没有意识到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这也是一则网络信息意识缺失的典型案例。
基于以上对此案例的整体认识,客观、具体分析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如下:
(一)自身因素
学生对“爱国”较为陌生,习惯性对不关自己的事情表现冷漠;青春期自我意识较强,喜欢在虚拟世界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想不成熟,对问题探究不深入。
(二)家庭因素
亲子之间沟通不及时、不顺畅,遇到问题时,孩子惯性寻求网络帮助;家长较为关注学生生活问题,疏于对学生思想关注、教育与引导。
(三)学校因素
平日虽抓住一切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较为关注学生技能学习和职业规划;党史学习教育存在形式化;网络信息对学生影响程度愈演愈烈,媒介素养、信息意识有待提升。
(四)社会因素
网络信息复杂混乱,不规范的网站和不负责的言论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成长。
三、实施过程
(一)聚焦重点问题
1.爱国主义情怀有缺失。
2.党史学习教育不深入。
3.专业素养信息意识不强。
(二)具体解决策略
小曾在班级群发表的不当言论为我敲响了警钟,他的言论和观点既然有人附和,就已表明他的问题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在班级管理中,既然“破窗”已经出现,老师就一定要及时修补,而小曾的出现恰好是特殊的存在,为我提供了教育的切入点,全力修补“破窗”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退三进一”巧贴近,适时夸赞促反思
小曾的专业成绩特别突出,为人仗义执言,在班级有一定的影响力,平日我与其沟通较为顺畅,加之考虑到其自尊心极强,我采用“退三进一”的方法与其交谈。首先,由他在专业课上的优异表现、班上的好人缘、父母对他的积极评价三个优点入手,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其次,询问其对近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意见及建议,引导其放松警惕,正面表达自己的想法;再次,耐心讲解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暗示其反思自己言行;最后,鼓励其明确自己是班级同学的榜样,“德技并修”是成长目标。
2.思想教育引共鸣,厚植情怀真爱国
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和不当言论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认识到“爱国”的迫切性,教育中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大功夫。所以,我及时调整党史学习教育方式,由线上下发英雄故事资料调整为线下诵读分享,同时每日为孩子们推送1则“学习强国”中的党史动漫短视频,每周要求他们与家人同看一部红色影片。从他们喜欢的学习形式入手,潜移默化地让党史知识学习走入学生的内心,达到真触动、真感悟、真爱国的真情感。此外,利用学校招募党史舞台剧演员的机会,我鼓励小曾报名参演,加深其对党史故事深刻内涵及革命精神的理解。
3.三方联动齐发力,知行合一爱国行
针对案例出现的情况,梳理现象家长群内寻求配合的同时,与任课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历史老师、思政老师、专业老师)有针对性的沟通,齐疏共导,共同发力,引导班上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尤其是引导学生加入第二课堂纸雕工艺——抗联英雄的塑造,亲手制作抗联英雄人物,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4.职业素养初显现,信息意识全覆盖
适时精心设计信息意识、职业指导等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明确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网络是其学习、生活、工作的“密切伙伴”,媒介素养及信息意识是本专业职业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切不可盲目跟风,自觉甄别、传递正面信息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电商从业者做足准备。
四、拓展反思
通过以上策略,我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将职业道德、职业准则传递给学生,使其时刻铭记电子商务人的职业责任。在反复教育中,小曾逐步成为了班级“德技并修”的好榜样,他这个网络小达人已开启了自己的直播抗联英雄纸雕销售之旅,网络宣传抗联精神,讲述抗联英雄背后的故事。
在本次复合案例的处理过程中,也引发了我的几点思考。一是要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在班级落地生根,以史为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建立学生日常教育的“晴雨表”,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三是加强网络信息意识和安全教育知识的宣传及普及教育,形成“全员监督、全程参与、全方位保护”的新格局。
作者: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张生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百年树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687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