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务院正式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专家解读:创造具有范本效应的“淮海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直播邳州 发表于 2024-3-9 17:3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直播邳州
2024-3-9 17:35:25 3509 0 看楼主
应该说,淮海经济区从构想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这30多年来,相关的省市地区一直在努力。

如果在省际边缘区能够形成一种新的"淮海模式",毫无疑问会给 当前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树立典范。20座城市可以规划共绘、交通共联 、产业共兴、市场共构、环境共育,区域同发展,百姓同富裕!

大风起兮云飞,淮海大地四省20市,1.2亿人民在呼吁:打一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淮海战役"。那么这一次,国务院对于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对于我们徐州,对于淮海经济区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来听一下专家的解读。



"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共同繁荣",是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的共同目标 。前不久,来自苏鲁豫皖四省的专家齐聚徐州,就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进行研讨交流。专家一致认为,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的割裂状态,打造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界区域先行区,从而实现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低谷隆起",是推动淮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使命使然。对于国务院首次明确徐州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沈正平感觉十分振奋。



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 沈正平:在国家明确中心城市定位的目标下,我们徐州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话围绕着这一基本的定位,在功能完善这块去发力,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好,我们的长板拉长,把我们的限制因素,短板给补缺。使我们的城市功能更完善,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而结合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沈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 沈正平:一个是我们是全国性的重要交通枢纽。这个是基础。把交通的综合优势能发挥出来,对整个中心城市建设的话,是技术性的也是前提性的。第二就是产业,一个城市,产业强了,城市就强。第三方面就是公共服务中心,其他城市为什么能凝心聚力地为我们中心城市增添新动能,还需要我们本身一个辐射、服务,公共服务中心这一块我觉得也非常重要。



而国务院对于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也同样引起了其他地区专家学者的关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任晓莉认为,这是淮海经济区发展迈出的关键性一步。淮海经济区所涵盖的20多个城市,都是各省的地级市,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当,自然资源、人文积淀、风俗习惯、文化认同感都相近;在产业结构方面,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资源加工型产业。加快淮海经济区的升级崛起,实现协同联动发展,势在必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任晓莉:如何实现良性竞争、良性循环,发挥其他区域现有的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走上共生共赢,这块也是需要徐州联合周边的地区和省份积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通过一些跨区域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创新啊,经济开发模式的创新啊,合作模式的创新啊,深化区域之间的联动,加强大家的合作共赢。

不过专家也表示,虽然国务院对于徐州的城市发展有了明确的定位,但是未来徐州的发展也并不局限于淮海经济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徐州的城市功能、区域发展还有更大的空间。

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 沈正平: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们城市国际化的功能,可以说要面向世界的。因为一带一路我们是重要的节点城市,节点城市功能的话就不能限于淮海经济区。我们要通过重要节点城市打造的话,带领淮海经济区其他的城市,乃至我们整个区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所以说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对徐州的一个基本的一个定位。有些功能还要突破这个范围,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

无线徐州全媒体记者:许腾飞 张峻珲

编辑:雪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直播邳州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50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