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让“有偿互助”玷污了“同学友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逗我开心吧 发表于 2018-11-11 17:5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逗我开心吧
2018-11-11 17:58:17 4718 0 看楼主
“做一本暑假作业20元,讲一道题5元,借一次笔记5元,如果没钱,用签字笔、橡皮、薯片等东西来换也行。”当航航妈妈听到同学妈妈介绍的这些情况时,惊得说不出话。(9月4日 华龙网)

在传统不雅观念中,同学之间的友情最为纯真,哪名同学有困难,其它同学自然会主动前来助一臂之力;学习上有不懂问题,彼此探讨、讲解,共同提高;缺什么学习用具,更是随手从同学处借来一用;这些都是很正常现象,谁也不会说什么。

媒体中,曾曝光了在大学校园中,有帮占座位收费、有代写作业收钱等,对盛行于象牙塔里的“有偿帮手”,社会已经惊讶不已,纷纷指责其“过火”、“越界”,呼吁大学生不成金钱至上,让圣洁的象牙塔里面也充斥着铜臭味。

面对中小学校园,也出现了类似的“有偿互助”,给社会的感觉已不仅仅是惊讶,而是惊恐;小小年纪就将市场理念引入学习生活,有板有眼,且还可分期、延期付款,加收利息,还有竞争;孩子世界,真可谓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现实中,面对市场经济冲击,原有的邻里关系、伴侣关系、乃至亲情,以往彼此照应、互相关心、彼此排忧解难,都不见了踪影,代之的是靠金钱化解困难;为此,社会强烈遣责,呼唤人与人之间彼此关爱、无私奉献。

面对盛行于中小学校园的“有偿互助”,一方面不得不为孩子“学习”能力折服,其适应社会能力超乎了想象,曾几何时担忧孩子难以适应社会,现在看来还真是杞人忧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孩子“步子太快”,深感忧虑。

“有偿互助”,不仅让校园充斥着铜臭味,让传统美德过早从孩子世界中消失,玷污了纯真的同学友情;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前学校德育的苍白无力,对孩子的正面影响力是多么微不足道;如果这些从小就依赖于金钱解决问题的孩子,长大成人后,社会不知要变得多么冷漠无情。

孩子世界的“有偿互助”,绝非无师自通,而是社会、家长用无声的行动引领之结果;为此家长理当高度重视,采取积极办法来进行引领,讲道理、摆事实,帮手其树立正确的价值不雅观念,让其认识到“用钱解决问题虽简单”,其危害却不成低估,最终受伤害的将是孩子自已。

其次,学校、老师要切实以改变德育方式方法,力争走入孩子内心世界,对症下药,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上很下功夫,耐心引导,创设平台,让孩子将真实展现在教师眼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不雅观,教会孩子学会无私帮手同学与他人。

最后,社会要多宣传社会涌现的“无私帮手他人”的真情故事,不成过分以“多角度”方式,来为“金钱到上”的案例寻找合理性,为孩子纯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孩子从小懂得关爱他人、帮手别人、奉献社会。

流行于孩子世界的“有偿互助”,看似小事,也是笑谈;其潜在的危害却不成小觑,还需家长、学校、社会共同给力,耐心反复引导,助其早日回到正常轨道上来,还同学友情以纯真如玉。(尚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逗我开心吧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71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