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钱永刚忆钱学森:父亲教育子女秘诀就是“不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佐艾 发表于 2018-11-21 08:0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佐艾
2018-11-21 08:01:03 7162 20 看楼主


钱永刚,钱学森之子。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于伟慧 摄 2007年,当钱学森被评为当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评选方给予他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美国海军次长丹·金贝尔评价钱学森说:无论在哪里,他都值五个师。

本年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3月8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百年诞辰回顾展”在中信·博鳌山钦湾展览馆举行,此次展览公开钱学森生平照片近两千张,以及藏书、手稿、实物若干件,全面还原钱学森的一生。在回顾展的开幕式上,海南日报记者独家采访了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在他充满温情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让人感佩的别的一面。

采访钱永刚,是在博鳌索菲特酒店进行的,相约下午四点,他不早不迟,准时来到酒店大堂。钱永刚与钱学森先生边幅酷似,他的同伴告诉记者,他今天参加父亲百年诞辰活动,中午只休息15分钟。

在沙发上坐下来,钱永刚见记者抱着两本《走近钱学森》的书,就问,“是要签名吗?”记者回答,“正是”。“好,那就先签名,把简单的事情先做完,接下来再采访”,原以为一个很严肃的采访,就在这样一个从容的气氛中展开。

“如果当时每周给你出道数理化标题问题,相信高考时中国任何一所大学由你挑”

回顾展中有一张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两个孩子回国时站在邮轮前的留影。照片中的男孩,当年7岁,本年63岁,他就是钱永刚,女孩是钱永刚的妹妹钱永真。

问起关于这张照片的记忆,钱永刚说,当时只有7岁,几乎没有什么记忆,只知道父母要回国,我和妹妹就一起跟着回来了。记得当时轮船在海上行驶了二十一天,才回到中国。刚回国时,我们兄妹连中文都不会讲。

钱永刚说,关于童年时代的父亲,记忆是空白的,因为父亲几乎没有时间陪伴过我们。“父亲给我的印象就是忙,他的工作具有保密性,忙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一直到我参军提干后,才知道我爸爸是干什么的。别说我们小孩子,就连我母亲也从不外问我父亲的工作。有一次我母亲接受央视采访,我听到她说,‘学森从来没有对我谈过一次他的工作,我从来不知道他是在做什么事。他从外边回来,穿着大靴子,大皮袄。哦,我知道他是到西北去了……’”

直到钱学森晚年的时候,一次聊天,他对儿子说:“当时压力大,精力都花在工作上,没有时间关照你。如果当时每周只给你出一道数理化的标题问题让你做,相信你在高考时,中国任何一所大学由你挑。”

“我相信父亲有这个能力,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教导一个高中生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父亲从来就没有辅导过我们兄妹。我知道,父亲不是只属于我们的,他是属于国家和民族的。”钱永刚说。

“如果说我们家有什么教育秘诀的话,那就是‘不教育’。”



1955年钱学森从美国回到上海。这是钱学森(右三)一家四口和其父钱均夫(右二)在上海家中的合影。 (

很多人对于钱学森如何教育子女十分感兴趣。

钱永刚接受采访时的回答却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如果说我们家有什么教育秘诀的话,那就是‘不教育’。要说‘言传’,我们家几乎没有,主要靠‘身教’”。

钱永刚说:“从小到大,父亲母亲从来没有给我们上过政治课,我们都是看父母怎么做就怎么做。他们从来不会跟我说你要这样或者不要那样,而是用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影响我们。”

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钱永刚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钱永刚当时就说:“这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了!”但炊事员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钱永刚记住了一辈子:“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钱永刚从此也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

钱永刚回忆说,20多岁的时候,他曾经问过母亲“你和爸爸好像从来都没有管过我们兄妹?”而妈妈的一句话让他至今难忘,妈妈说“你不是很聪明吗,你不是会看吗?”“就这样,我们看着父亲母亲如何去做,来对照本身的日常行为,检讨本身,这就是父母教育我们的方法。”

钱永刚说,父亲一生过着十分朴素的生活,曾有人说,钱老住在四合院里,可当父亲去世时,许多人来到家里悼念才知,父亲回国后,一直住在公寓房里,一直到去世。回国54年,只搬过一次家。

在20世纪90年代,组织上打算给他盖一座带院子的小楼,便于他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散散步。可是父亲一再谢绝。他说,我现在的住房条件很好,这已经脱离群众了,我常常为此感到不安,我不能脱离一般科技人员太远。

后来秘书告诉他,现在科学家的住房条件大有改善,很多人的住房都比你宽敞。

父亲却说,我在这住了几十年,习惯了,感觉很好,以后不要再提这个问题了。

母亲在音乐学院当教授,许多分房的机会,母亲也是都让给别人,父母这么做,对我们子女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身教。

卖花的人一听买花者要去悼念钱老,说,请替我们也为他送上一束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百年诞辰回顾展”展厅内矗立的钱学森塑像。 于伟慧 摄

钱永刚说,父亲生前一直都很忙,直到晚年,才稍微闲下来,但他一直很关心国家的发展。在他生前的那张床上,摆放着一张移动桌。桌上,经常放着一些报纸和文件。

钱永刚说,父亲晚年每天主要是翻报纸,看看标题,感兴趣的就叫工作人员念一下。他还看一些期刊,秘书每天都送,也翻一两本。白叟家一直很关心国家发展,大的事情他都知道,思想还是蛮活跃的。

白叟家一辈子都不看电视。但是2008年底,97岁的他忽然提出了要看电视。有一天,他突然对儿子说,安个电视行不?他还问,多少钱?贵不贵啊?

钱永刚说:“父亲以往都是听收音机,但支上电视后有时他看得还挺来劲,我们说‘您躺下吧’,他说‘还要看一会’。”

“父亲到了晚年,身体状况还算可以,他对本身的身体状况也挺有信心,表示要争取活到一百岁。”钱永刚说。

2009年,大家都没有想到,白叟家突然离世。

“当时在病院检查,父亲的各项指标还都正常,就在10月29日吃晚饭时,父亲突然吐了一下,很快就送到了解放军总病院,但是这次和以往不同,病院报病危。父亲走得很突然,走的时候没有遗言,也没有太多痛苦,可以说,他走得很安详,这也是让我感到欣慰的地方。”钱永刚还说,父亲看书看到最后一天,直到入院前几个小时还在看报纸,看文件,那天晚上出现呕吐之后,虽然还能说话,但精神状态变差了,到病院后就处于休克状态。

2009年10月30日上午11时,新华社发布了消息:我国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永刚回忆说,父亲去世的消息公布出去后,许多人自发的到家里悼念,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当时许多出租车司机,拉着悼念的人到父亲住的地方,都会问,是悼念钱老的吧,下车吧,我们不收钱了,我们去不了,免了的士费就算我们也去悼念钱老了。当时在外面搭了个4间房大的棚子,放大家送来的花圈,原以为4天怎么都够用了,没想到1天半就放满了。许多卖花的人知道买花的人去悼念钱老,人家买上三束,卖花的会送上一束,说,这束是送给钱老的,你帮我们带去,送钱老最后一程。在八宝山悲悼会那天,去了一万多人,人们排队几个小时,就是为了送父亲最后一程。

作者:于伟慧

来源:海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554006271pp 发表于 2018-11-21 08:01:5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554006271pp
2018-11-21 08:01:56 看楼主
科学巨匠,中华骄傲,钱学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yangshouyuan 发表于 2018-11-21 08:02:50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yangshouyuan
2018-11-21 08:02:50 看楼主
钱学森为中国科技做出巨大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習慣性、流淚。 发表于 2018-11-21 08:03:22 | 只看该作者
向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苏珊大妈 发表于 2018-11-21 08:03:56 | 只看该作者
5#
苏珊大妈
2018-11-21 08:03:56 看楼主
高风亮节,令人景仰,都象这样做人做事,国家何愁不强大!向钱老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刚下火车 发表于 2018-11-21 08:04:43 | 只看该作者
6#
刚下火车
2018-11-21 08:04:43 看楼主
钱学森永载史册,永远活在中国人的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梦徙 发表于 2018-11-21 08:05:27 | 只看该作者
7#
梦徙
2018-11-21 08:05:27 看楼主
一位在所谓自由世界呆过的科学家,毅然回到千疮百孔的中国,把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打造出大国利器,庇护中国人民安心发展,堪称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宝宝蚕沙枕 发表于 2018-11-21 08:06:09 | 只看该作者
8#
宝宝蚕沙枕
2018-11-21 08:06:09 看楼主
钱学森白叟家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人民做出了榜样!人民永远怀念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可恨 发表于 2018-11-21 08:06:37 | 只看该作者
9#
可恨
2018-11-21 08:06:37 看楼主
钱老,中国知识分子学习爱国的榜样!他的英名永载史册,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人民永远怀念他,他的爱国情怀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ww2011 发表于 2018-11-21 08:07:34 | 只看该作者
10#
ww2011
2018-11-21 08:07:34 看楼主
怀念以往期盼未来!好文章有几多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佐艾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7162 | 回复:2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