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早一年上学被迫留级,最好的教育就是“减法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李苦禅 发表于 2019-1-3 08:3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李苦禅
2019-1-3 08:38:55 3852 0 看楼主
“我不要去上课……”
儿子在我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各种招数用尽之后,依旧倔强地送给我这句话,然后自顾自地坐在房间里摆弄玩具。
我被他气得心口发闷,关上房门一个人偷偷落泪。儿子英语不好,我给他报了补习班,每次上课都要我催好多次,这次他干脆就不去了。










老公推门进来,“给孩子点时间,也给你本身松松绑吧。”
之后,我几乎是被老公强拖着去退了孩子的培训班。从此以后,孩子的晚上和周六日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许多。
晚饭后,我看看书,写写字,老公和儿子在房间里组装各种玩具。再也不消火急火燎地催出门,披星戴月地赶着回家。
这是我当妈后过得最轻松惬意的日子,尽管内心挣扎,但生活的从容则是实实在在的。










突然有一天,儿子跟我说:“妈妈,你给我报个围棋培训班吧?我们班有同学在学,我觉得很好玩。”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要求报班,眼里透着愉悦和期待。
于是,一年多前催促出门的场景再次在我家出现,只是角色转变了:妈,快点儿,不然迟到了……
想起老公之前跟我说过的话:儿子的人生是他本身的,你退到旁边,他才知道本身该往哪儿走。
在很多父母都催着孩子提前起跑、快速前行的时候,学着退一步,做个“减法”,于孩子,于本身,都是一件好事情。






图片来源:《小淘气尼古拉》



02


减法教育,父母首先要给本身做减法。
《妈妈是超人》中邓莎曾这样说:
孩子是孩子,本身是本身,我们都应该活得更有自我一些,不该该因为当了妈妈就放弃很多事情。


这原本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却有很多父母做不到。






前几天,我在地铁上碰到了大学同学璐璐。
当时她正一边忙乱地翻找袋子里的东西,一边责备旁边的女儿:“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把卡放好,现在又找不到……”
璐璐衣着有些不修边幅,满脸疲惫。
“刚陪女儿上完舞蹈课,正赶去上奥数课呢。”她理了理头发,跟我简单解释了几句,便匆匆下了车。
多少父母为了孩子,不惜牺牲本身,似乎觉得只有如此,孩子才能长成期待中的样子。
然而这种忘我的付出,对孩子而言,到底是爱还是负担呢?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
一个“忘我”的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赋予孩子身上,便会向孩子索取回馈,自怨自艾。这样的母亲如何能养育出轻装简行、大步前进的孩子?


减去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关注,是父母对本身的成全。在陪伴孩子慢慢长大的道路上,分出一点精力给本身。先成为本身,才有机会成为更好的父母。
身为父母,给本身做做减法,承认我们是并不完美的父母,给本身空间不竭学习。同时也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在毫无负担的环境下,成为他本身。









03


减法教育,是父母多一点耐心,给孩子一点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做过一个“双胞胎爬楼梯”实验:
让一对同卵双胞胎接受完全相同的爬楼梯训练。一个在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而别的一个则在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时结束。那么最后,训练时间长的孩子和训练时间短的孩子,谁能更好更快地完成爬楼梯测试呢?结果出人意料,只训练了2周的孩子反倒表示更好。








每个孩子都会在他准备好的时候,完成本身想要完成的事情。父母强加的“抢跑训练”不仅不会给孩子带来益处,处理不妥还可能阻碍孩子的成长。
表妹是小学老师,她班里一个孩子本年留级了,他是妈妈剖宫产抢生的“开学宝宝”。原本计划好的提前读书、提前毕业,却因为孩子“跟不上”而全盘落空。






图片来源:《起跑线》


表妹说,作为班里最小的孩子,他的言行举止会比其他孩子幼稚些,对新事物的理解力、接受力也有些差距,学习、交际都受到了必然程度的影响。
为了孩子身心健康考虑,表妹给这孩子提出了留级的建议。
总有一些善于替孩子规划的父母,他们在不竭地抢跑,他们想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人生是场长跑,开头用力过猛,就不免后劲不足。






如霍思燕所说:
小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他成长还不到这个阶段的话,我就可以选择放弃,慢慢来。


为人父母,请不要着急。给孩子一点时间,请允许他站稳了再走,走稳了再跑。









04


减法教育,要求父母学会靠边站,让孩子本身处理问题。
女儿在上幼儿园大班时,有段时间回来总是对我说:
“齐齐把的我橡皮弄坏了,还不打算还我。”
“果果交了一个新伴侣,我决定不和她做伴侣了。”
“东东总是和我抢玩具,还会把我推倒。”
……
每次女儿和我诉说后,我都会首先问问她的意见。无论是对还是错,我都会鼓励她去尝试处理这些问题。










时间久了,小家伙回来会第一时间和我显摆成果,失败了也不气馁,会想另一种方式来处理。那些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基本都是她本身处理的。
托马斯.戈登说:
你必需深深地相信孩子有处理本身情绪的能力,并有能力为他本身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太多时候,家长总是急于干预孩子,或是给孩子提供帮手,或是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但孩子有孩子的处理方式,家长后退一步,才能给孩子留出前进的空间。
而让孩子本身解决问题,不仅能获取孩子的信任,更能让孩子体会到被信任的感觉。而信任是年幼孩子最高的褒奖。






图片来源:《奇迹男孩》


龙应台对安德烈说,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独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这种“拜别”何尝不是“减法教育”的结果?
在孩子嗷嗷待哺时,我们揽他入怀,悉心呵护;在孩子蹒跚学步时,我们放开双手紧随摆布;在孩子长大成人后,我们远远注视,目送渐远……
心理学家克莱尔说:“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聪明的父母看得见养育之路的分离,更懂得得体的退出。而家长的退出,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成全。
一个人,放下的越多,就越富有。
对大人来说如此,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李苦禅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85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