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联网+教育”时代来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不跟随 发表于 2019-3-10 17:2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不跟随
2019-3-10 17:26:34 9902 2 看楼主
“发展‘互联网+教育’”系列评论之一



编者按:本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这是对互联网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所起重要作用的高度必定,并为今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标的目的。从今天起,我们将从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鞭策教育均衡发展、“互联网+教育”有助于打造学习型社会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敬请关注。

当前,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技术革命,正在鞭策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互联网+”作为鞭策社会变化转型的重要技术力量,也必将是驱动教育发展的要素和动力,必将对未来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对此,《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作出一系列安排和要求,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化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鞭策面向信息社会的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化、体系重构。

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教育”,重点在于利用现代技术加快鞭策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跨界融合、精准高效的教育办事业态,推进审慎包容、分布协同的教育治理方式变化,对传统教育生态进行重构。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学校还在,但不再是单一的物理学习空间,而是穿越社会生活边界、区域边界、学科边界,以广义的教育办事资源供给,精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需求的大平台;班级还在,但会演变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所有参与者充分互动的学习场域;教师还在,但不再只是知识传授的主导者和促进者,而是教学变化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信息技术的应用者和推广者、学生成长的激励者和陪伴者。

在“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下,知识的载体将不再是书本那么简单,各类数字学习资源(音频、视频等)、各类电子数字产品(平板、手机等)、各式学习方式(游戏化学习、翻转课堂等)将有机结合成新型教育融媒体。“互联网+”将作为内生变量在教育领域内打破虚实边界、扩大有效供给、整合学习资源、把准学生需求、促进角色转变、提升教学品质、深化制度变化,进而鞭策整个教育生态的解构与重构。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混合智能、脑机接口、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感知设备和技术无处不在。师生的身体、行为、性格、精神能被更全面地感知,情境、教学、学习、教务、办理、测评、社交都能被更全面地记录,校园物理环境、教室教学环境、网络学习环境充分融合,将实现从环境的数据化到数据的环境化、从教学的数据化到数据的教学化、从人格的数据化到数据的人格化转变。在这一转变之下,各种信息技术工具产品能够成为领导的智能高参、教师的智能助手和学生的智能学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精准高效的教育办事。

同时,“互联网+”正在消解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区域之间的时空边界,拓展了知识产生、传播和获得的渠道,将功利学习、学段学习延展成自发学习、终身学习。不仅如此,“互联网+”还将进一步促进优质的教师智力资源、数字教学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从教育“高地”向“凹地”精准、高效、可持续地流动,向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不竭消弭数字鸿沟、知识鸿沟,努力实现包容、平等、有质量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目标。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是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把握教育发展规律,让“互联网+教育”的未来触手可及、更加可期。(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aikaren 发表于 2019-3-10 17:27:0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aikaren
2019-3-10 17:27:01 看楼主
高效利用教育资源 ,成倍提高教育产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A。 发表于 2019-3-10 17:27:51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A。
2019-3-10 17:27:51 看楼主
[耶][耶][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不跟随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9902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