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故事:铁匠婶(作者:王延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7-3 08:35:11 4261 0 看楼主


四十六年前的十二月下放农村,好多乡亲的面容已逐渐模糊,唯有铁匠婶的音容笑貌,至今仍深刻在我的脑海中:不高的个子,圆圆的脸,弯弯的眼睛给人一种慈眉善目的感觉。

那正是“农业学大寨”的时候,隆冬的季节,农村仍是一片繁忙:男女老少要积肥,要抬高垫窪,要兴修水利去挖河,我这个只有一米五多,八十来斤又瘦又小的丫头片子也硬撑着和本地的“铁姑娘队”一起出工,一起收工。

刚抬了几筐土,已歪歪扭扭,走起路来像是扭秧歌。铁姑娘们照顾我:要我拿把锨把别人挖出的土送到筐里去即可。这么轻的活儿,对我来说,一天下来。人还是累得够呛,穿着解放鞋的脚已经累得又酸又疼,拿锨的手也磨出了水泡。收工后回到屋子里想:要是有壶热水,洗洗手脚解解乏,该有多好啊!当时是计划经济的年代,煤炭稀缺,家家户户烧煤都按人口数供应,只够几口人做饭就不错了。我因为是个人有公社联系单独下放到这里,只好暂借住一五保户老奶奶家,她的家简陋、低矮、面积又小,用高粱秆累积扎成的一片就算是一堵墙,把一间大点的房子隔成了里外间,我住的外间下了床就到了做饭的小连环土灶下,都是用拾来的树叶、树枝或杂粮的杆来烧,烧下来的灰烬满屋子飘的都是,所以我的床一起来就用一块塑料布盖上,晚上揭下塑料布要抖落下来一大把的灰烬!而这五保户的老奶奶就用一把真可形容为迷你型的泥烧制而成的小小瓦罐装上水塞到灶底下成堆的灰烬中,捂暖了冰凉的水,用它洗脸、洗脚!这最多是不冰手和冰脚的水罢了,哪能谈得上“烫手烫脚”?要是谁家能有个煤球炉子,可真算是个好样的家庭了。我这想法是不有点太不切实际?

正在我想这事的时候,前院邻居铁匠婶提了壶开水来了:

“闺女,乍干这农活累吧,用热水烫烫脚,解解乏!”听着这朴实的话语,看着这壶“及时水”,感情脆弱、,从小失去母爱的我泪盈于眶,我知道虽说有铁匠叔在连云港码头干铁匠活。到冬天捎点煤炭回来,可烧个煤球炉子也是用的相当的节约,更为难得的也使我刻骨铭心的是,在我插队的整个冬季中,铁匠婶家的开水每天不间段的滋润着我瘦小的身体,给我去累解乏。温暖着我在这逆境中孤独的心。

冬季的夜晚,大多是我捧着一本书,依偎着铁匠婶和她的女儿砧子妹围着炉子看书,她家的砧子妹比我小一岁,可身材高大,干农活儿确实是把好手,经常是干完本身的活儿,就过来给我打“支援”。春节后,我到公社中学代课,听人说铁匠婶得了不治之症——食道癌,曾几次抽空心急火燎地赶回去看望,虽说她病魔缠身,但看到我,总要关爱的劝我:人瘦小薄弱,不要太熬夜、用脑子,要爱惜身体。此情此景,每次都使我热泪盈眶------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青草发芽的时候,年仅40多岁的铁匠婶撒手西去了。没能尽我所能的伺候在病中的铁匠婶,报答她对我的关爱,成为我的一大憾事!只要一想起,总使我感到异常内疚!

46年了,艰难困苦中的我受到铁匠婶的关爱永远铭记在心!铁匠婶与报答善的性格,影响着我。她对我的关爱和鼓励,是给我最大的鞭策和精神财富,惠及我的一生。与报答善、助报答乐、谦恭自爱始终是我的做人准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426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