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司母戊鼎”为何要改名为“后母戊鼎”?不知道的都暴露年龄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东边是黄海 发表于 2019-8-30 14:1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东边是黄海
2019-8-30 14:13:12 9320 11 看楼主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它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1939年3月,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培文的叔伯哥哥吴希增在吴家祖坟地里,发现了后母戊鼎。因大古董商肖寅卿要求将大鼎分割成几大块装箱,而没有卖出。后因汉奸告密,日寇三次来吴家大院掠夺此鼎,吴培文与日寇周旋,三次转移大鼎,将后母戊鼎在吴家大院埋藏保护了八年之久。



后母戊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或释“后母戊”)三字。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



但是,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司母戊鼎”改为“后母戊鼎”。官方的解释是,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的,“后母戊”的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因为“司母戊鼎”这个名字已经叫了几十年了,很多00以前的人还是习惯称它为“司母戊鼎”,毕竟第一次在课本上见到它时就是“司母戊鼎”。你习惯称它为什么呢?觉得这个改名有必要吗?说下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onizuka1028 发表于 2019-8-30 14:15:0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onizuka1028
2019-8-30 14:15:06 看楼主
有必要,为了追求成果 郭沫若解读的很多文字都是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风之客 发表于 2019-8-30 14:15:28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风之客
2019-8-30 14:15:28 看楼主
应该就字论字,而不是随意解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ttxs 发表于 2019-8-30 14:16:54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ttxs
2019-8-30 14:16:54 看楼主
叫什么无所谓吧,因为无从取证,专家说啥都是对的,因为没有人有自信证明那是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xieziyl 发表于 2019-8-30 14:17:33 | 只看该作者
5#
xieziyl
2019-8-30 14:17:33 看楼主
就一香炉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tinly 发表于 2019-8-30 14:19:26 | 只看该作者
6#
tinly
2019-8-30 14:19:26 看楼主
铁骨铮铮郭沫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wy8529934 发表于 2019-8-30 14:20:58 | 只看该作者
7#
wy8529934
2019-8-30 14:20:58 看楼主
这些专家就一定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weiding 发表于 2019-8-30 14:21:39 | 只看该作者
8#
weiding
2019-8-30 14:21:39 看楼主
不是香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lpbhphkfdn 发表于 2019-8-30 14:23:00 | 只看该作者
9#
lpbhphkfdn
2019-8-30 14:23:00 看楼主
似乎“后”更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tinly 发表于 2019-8-30 14:24:14 | 只看该作者
10#
tinly
2019-8-30 14:24:14 看楼主
很简单,去郭沫若化,郭沫若命名的马踏飞燕不是也改了吗。尽管个人认为郭沫若品行低下,但也这种方式纠正也不磊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东边是黄海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9320 | 回复:1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