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个走廊规划来了,更生态的徐州你期待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白雪格 发表于 2022-10-15 09:45: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白雪格
2022-10-15 09:45:49 3975 0 看楼主



今天上午,徐州市规划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徐州市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规划》、《徐州市城市清风廊道规划》等特色规划进行解读。


两个《规划》描绘出

未来徐州的绿色模样,

划重点的部分,大徐特地做了几张图。

好了,带你逐个来看吧~

↓↓↓

《徐州市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规划》

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本质上是对接南北地区呼应国家战略,打破生态屏障加快绿色发展之举。

把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战略层面,实现区域性的生态大保护,是加快转型发展的现实之要也是迫切之需。



徐州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 建设,通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约束性指标,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绿色化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

对于优化区域生态景观格局,实现区域性的生态大保护,提升沿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和城乡空间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目标与构思

构建生态景观、综合交通、产业发展、新型城镇、文化旅游五大走廊。

1.构建生态景观走廊

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2.构建综合交通走廊

基本形成衔接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体系,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明显提升。



3.构建产业发展走廊

基本形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体系,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4.构建新型城镇走廊

基本形成以亲水城市建设为主体、各类城镇竞相发展的沿河新型城镇体系,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

5.构建文化旅游走廊

基本形成沿河环湖文化旅游景观体系,沿河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规划了这些内容

《规划》依托京杭大运河和黄河故道两条轴线,微山湖与骆马湖两大生态核心,遴选的10个生态魅力特色区和20个生态敏感点构成“两轴、两湖、多片区、多点(2+2+10+20)”的生态空间结构,着力打造五大走廊。



1、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生态功能分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清风廊道、绿色安全屏障,以加强管控、治理修复为主要手段,以河湖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为重点,建设保育本底、天蓝水清的生态景观走廊。

2、以重大交通设施规划建设为牵引,构建江河海、铁公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沿河风景路网络体系,加强与沿线城镇、特色村庄、景区景点等的充分衔接和有机联通。打造便捷高效、内外衔接的综合交通走廊。

3、依托沿线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态影响小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基本形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体系,打造生态导向、产业优化的产业发展走廊。

4、优化沿河区域城镇布局,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特色镇(重点镇)—新型城镇社区”五级城镇体系,按照构建绿色城镇体系要求,加快沿线15个中心镇、15个特色镇(重点镇)、16个新型城镇社区建设,打造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走廊。

5、依托京杭运河、黄河故道沿线历史文化、自然生态资源,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为重点,在保护开发自然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沿线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沿河生态文化旅游景观体系,打造以节点城镇为载体、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文化资源为纽带、以良好服务为保障的文化旅游走廊。



《徐州市城市清风廊道规划》

建设城市清风廊道,就是在城市局部区域打开通风口,构筑城市生态绿色通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于控制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徐州属于内陆资源型工业城市,由于历史原因,结构性大气污染较为突出,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通过规划研究,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及功能分布、统筹生态建设和城市发展,向空中要动力,打通城市经络,引入徐徐清风。



目标与构思

城市“清风廊道”的规划抓住调整产业结构、维护生态格局、控制建筑形态等几个方面,重点做好产业布局的引导规划、生态建设规划以及城市设计。

此外,在都市区的生态建设方面构建“绿色廊道”,即

    根据城市主导风向,沿城市主要道路、公路、铁路、河流、湖泊等周边规划一定宽度的绿带,串联现有的生态资源,构建城市绿色清风走廊;

    建设城市圈层式环城林带,开放式引入清风、屏障式阻挡浊风、净化浊风。通过绿廊和绿环的双重复合,产生风道的叠加效益。




规划了这些内容

《规划》利用风向统计分析、风口研究,依据“引进清风、阻挡(净化)浊风”的规划思想:

一是打造“两廊三环”的布局结构。

即分别构建徐州市东南清风廊道和西南清风廊道。



二是划分管控区域。

根据清风廊道的构建需求,划分核心区、控制区、影响区三个层次的管控区域。

三是引清风产业引导。

    市域核心区不再发展第一产业,主要以林木绿化为主,控制区和影响区内鼓励水稻种植,限制控制区内发展养殖业和设施农业。

    都市区清风廊道内建议清风口保护基本农田,禁止限制区内发展设施农业尤其是大棚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业,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四是阻浊风产业引导。



除此之外,规划还提出了市域生态管控区规划、都市区生态管控区规划、建筑平面布局建议、建筑高度控制建议等方面内容和要求。

文字:刘媛

制图:傅可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白雪格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397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