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万不要冲动,遇劳动纠纷,学会用法律维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狼人 发表于 2019-1-28 12:3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狼人
2019-1-28 12:33:55 16730 8 看楼主
温馨提示:本文共2500余字,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创作不易,阅读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感谢您的阅读!





本人按照本身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整理总结的"关于年终奖支付"的文章,没想到受到读者的如此"宠爱",阅读量超过了10万+,私信本人咨询如何处理劳动纷纷的也大有人在。这是本人没想到,这一方面反映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仍然大量存在,同时也反映出劳动者法律知识的缺失。由于对劳动法知识的匮乏,遭遇侵权后大多都会选择忍气吞声,或是由于对法律的一知半解,维权效果也大打折扣,从而心生出对法律的不信任,进一步激发了对劳动纠纷的矛盾,甚至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本人在此强烈呼吁,请相信政府、相信法律,遇劳动纠纷请用法律维权。虽然本人能力和时间有限,但在此尽本身所能对关于如何处理劳动纠纷,进行了整理汇总,希望能帮手到需要帮手的人们。

为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及时解决劳动争议,庇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国先后 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庇护特别规定》等多部重要的法律法规,并且对有些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极大地完善了劳动者的就业、劳动、社会保险等权益的法律保障机制。

按照我国现行劳动立法的相关规定,解决劳动争议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劳动争议,也就是说哪些争议属于劳动法庇护的范围。所谓劳动争议,即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发生不合而引起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换、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庇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答、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补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其次,我们要弄清楚劳动争议解决方式之间的关系。《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可协商解决;当事人不肯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肯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实行两审终审。

在上述四种争议解决方式中,协商、调解属于可选程序,仲裁和诉讼是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定程序。当事人可以不经协商和调解,直接申请劳动仲裁但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争议未经劳动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余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后,我们来弄清楚这种四种解决方式的概念。

一、劳动争议协商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劳资双方沟通对话机制,畅通劳动者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这是在立法上首次对协商方式进行规范。发生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另一方当事人约见、面谈等方式协商。劳动者可以要求所在企业工会参与或者协助其与企业进行协商,也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作为其代表进行协商。工会也可以主动参与劳动争议的协商处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应当积极作出口头或者书面回应。5日内不作出回应的,视为不肯协商。协商的期限由当事人书面约定,在约定的期限内没有达成一致的,视为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延长期限。不肯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或者劳动仲裁。

二、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包罗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以及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本能机能的组织。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后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可以采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申请内容应当包罗申请人基本情况、调解请求、事实与理由。口头申请的调解委员会应当当场记录。 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没有提出调解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可以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主动调解。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除双方当事人同意延期外,应当自受理调解中请之日起15日内结束。在规按期限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视为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三、劳动争议仲裁

仲裁是劳动争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①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②仲裁请求和所按照的事实、理由;③受申请劳动仲裁机构的名称、申请的时间、申请人签名或盖章;④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1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5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劳动者对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劳动争议诉讼

我国劳动争议的司法解决机制为"一裁两审制",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欲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非终局裁决不服或者劳动者对终局裁决不服,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与普通民事诉讼不同的是,由于劳动争议实行"先裁后审"制,当事人在起诉时,应当在起诉书中写明不服仲裁裁决、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或仲裁裁决、不服不予受理决定等内容,并提交相关证据。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关注、点赞、转发、保藏一下哦。如果你有不同的不雅观点,也欢迎留下你的精彩评论,一起分享共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我狠·快乐 发表于 2019-1-28 12:34:4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我狠·快乐
2019-1-28 12:34:48 看楼主
仲裁一审二审法律生效,申请强制执行都解决不了,该相信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华丽转身 发表于 2019-1-28 12:35:48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华丽转身
2019-1-28 12:35:48 看楼主
刑满:单位不让上班,也不开除,到退休年龄,也不给办理退休。有那位大神,能告诉我,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源馨 发表于 2019-1-28 12:36:33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源馨
2019-1-28 12:36:33 看楼主
只要是能解决了问题到好了,问题是没人管呀,谁也不肯两败俱伤,逼急了就得走急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蝴蝶与我 发表于 2019-1-28 12:36:59 | 只看该作者
5#
蝴蝶与我
2019-1-28 12:36:59 看楼主
不走扱端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卓少 发表于 2019-1-28 12:37:43 | 只看该作者
6#
卓少
2019-1-28 12:37:43 看楼主
可以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小精灵 发表于 2019-1-28 12:38:25 | 只看该作者
7#
小精灵
2019-1-28 12:38:25 看楼主
小编你受理吗,我这里很多很多,如果你处理不了,别了,一边去玩[呲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朝秦暮楚 发表于 2019-1-28 12:38:52 | 只看该作者
8#
朝秦暮楚
2019-1-28 12:38:52 看楼主
你个焦老头,我维你个鬼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骑猪逛街 发表于 2019-1-28 12:39:16 | 只看该作者
9#
骑猪逛街
2019-1-28 12:39:16 看楼主
我是山西焦煤集团官地煤矿农合工,2003年至2008年官地煤矿招工五年,劳资科倒卖合同书五年。2008年我被解除合同后鉴定出煤矽肺职业病工伤六级。矿人事科长说解除合同就不妨了。申请劳动仲裁产生了劳动争议。太原市仲裁处温处长受理,受理期把矿人事科长叫去达成个人关系才立案,被申请人是李健矿长,仲裁员说矿长没有恢复劳动关系权利,以欺骗方式用调解协议六级尘肺病工伤按七级工伤补助一次性处理,后遗症得不到救治,用人单位不负责。在山西省内人民法院裁定: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驳回)社会上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狼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6730 | 回复:8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