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昆阳之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晓望爷 发表于 2019-9-10 12: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晓望爷
2019-9-10 12:20:00 1840 0 看楼主
历史朝代趣事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昆阳之战

本期主要讲述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剑指绿林、昆阳大捷

剑指绿林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剑指绿林。昆阳之战是指新莽王朝的军队与刘秀领导的绿林军之间的战争。

战争发生于公元23年,双方的主将与兵力情况如下:
    新莽大军共计420000人,主将为王寻与王邑。绿林军共计20000人,主将为刘秀、王常与王凤。

战争首先由新莽军围攻昆阳城(即现今河南省叶县),而后转而由刘秀带领三千士兵从外围突破,最后联合昆阳城中的大军内外夹击大败新莽大军而结束。



剑指绿林

王莽篡汉后,天下纷纷反叛,这其中又以北方的赤眉军与南方的绿林军两股势力最大。

为了迅速剿灭这些叛乱,王莽则派出太师王匡、国将哀章统率精兵十余万讨伐赤眉军。另外再派出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与他们拼凑的郡县军和临时招募的部队对付南方的绿林起义军。

虽说是让他们领大军去征剿叛军,但是王莽却不给他们兵符,每次出兵作战必须先上报,否则就会被责怪。



剑指绿林

其实像王莽这种不懂军事,却处处掣肘的人,恰好就给了绿林军机会,每当严尤、陈茂有什么军事动作时都要报告给王莽,这就很容易让作战时机错过。

但等到王莽给出答复时,已经没有了战机。不出战嘛,又是自己提出的,皇帝又批准了。

出战嘛,自己则没有优势了,胜负又难料。

最后,严尤、陈茂怕王莽怪罪,还是硬着头皮出战了。这一战,让绿林军在南阳城下打得大败而回。



剑指绿林

接着,刘氏宗亲刘玄称帝,并公开提出恢复汉朝,建立更始政权。

见有人公然称帝,王莽这下就着急了。他迅速将讨伐北方赤眉军的大部队也给调了回来准备首先歼灭绿林军。

除此之外,他还从全国各郡县调集部队同时向绿林军的方向进发,并以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

为了彻底打败这支敢于叫板的队伍,他们还将虎、豹、犀牛、象等凶猛野兽圈至军内饲养,以便在作战时放出来,震撼敌人。



剑指绿林

昆阳大捷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昆阳大捷。公元23年5月,新莽大军在王邑、王寻的带领下首先与严尤、陈茂汇合,然后大军再由颍川向昆阳的汉军进发。

而此时的汉军十万主力乃由刘縯率领正在进攻宛城,一时间大军与宛城内的新军也未见胜负,刘縯也不好冒然退兵。

无奈之下,以王凤、王常、刘秀为主的汉军将领则纷纷带着自己的部队到达昆阳城,但他们总共加起来的兵力才一万余人。



昆阳大捷

当王寻、王邑等大军浩浩汤汤来到昆阳时,王凤、王常望着见不到尾的新军,瞬时守城的信心全无,并开始动起投降的念头。

很多将领见主将都无心守城,便纷纷以回家保卫自己的领地与妻子儿女为由,准备就此离去。

此时的刘秀见状,立马跑到几个主将身边大声说道:大军来临,我们不趁此同心守城,反而分散离去保卫自己的妻儿。大军都不去抵抗,难道还想以一己之力去打败他们吗?



昆阳大捷

一句话把这些将领都给震惊了。于是大家便都听从刘秀的建议一心守城。刘秀自己则领十三骑出城讨援兵。

新军见有人冲出,便把部队将昆阳城团团围住了十层以上,以防城中汉军突围。

没有了刘秀的守军,见新军围困得像铁桶一般,王凤、王常便又打算向王寻等投降,然而,高傲的王寻与王邑却拒绝了他们投降,并势要屠城。

没有希望的王凤、王常等这时才明白过来,只有守住城池才有生的希望,于是便率领将士拼死打退了新军的一次次进攻。



昆阳大捷

这一面,刘秀带领的十三骑来到了定陵与郾城,并成功说服两地的统帅带领自己的兵马跟随自己前去救援昆阳。

在宛城方面同样也传来了好消息,守城的新军在外无救援,内无粮草的情况下,已经成功被刘縯的汉军主力攻破了。

刘秀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带着定陵与郾城的援军一边向昆阳驰援,一边派人向昆阳城内报告了宛城已破的好消息。



昆阳大捷

昆阳城的守军一听宛城已经汉军夺了,都异常兴奋,认为汉军十万主力也即将过来驰援,于是士气高涨起来。

当刘秀带领的援军来到昆阳城外时,为了激励援军跟随自己打击新军,刘秀亲自带领一千余骑兵向新军里头冲击。

经过一个来回冲杀,新军被斩数十人。援军见统帅都这么勇敢,于是便又跟着刘秀要求再次冲杀。

接连几次,援军共斩杀敌军一千余人,而自己则损失非常的少。



昆阳大捷

此时援军与城内的将士都士气高昂,为了再削弱新军的士气。刘秀又命人故意将宛城被破,汉军主力即将来援的消息透露给了敌军。

新军士兵本身对攻了一个月的昆阳就已经精疲力尽,士气低落了。一听到汉军主力又将过来,顿时就都产生了厌战心理,甚至出现了逃兵现象。

这时刘秀又抓住时机,以三千人为敢死队先向新军冲杀。

王寻、王邑见刘秀兵少,便没把他放在眼里,只带领万余人马来战。为了防止双方打斗时,搅乱了其他大军,他们还不忘下令让其他队伍在他们与汉军作战时不许乱调动。



昆阳大捷

可是,当他们交战时,王寻、王邑哪是敢死队的对手,万余人马瞬间被刘秀的三千敢死队冲散,而新军其他队伍因为没有主将的命令,又不敢随意出动。

刘秀见状,再次抓住机会,带领敢死队向王寻与王邑冲去,此时王邑的新军已经没有了抵抗力,只得纷纷败退。

刘秀队伍追上,趁机斩杀了王寻,而王邑则带着残兵接着往后败退。

没有主将指挥的新军见统帅一个被杀,一个败逃,再加上刘秀的敢死队一冲击,便也开始乱了阵脚,压根没有心思战斗。



昆阳大捷

这时在外的其他援军见状,便立马一拥而上,冲进了敌军的队伍当中与刘秀并肩作战。

昆阳城中的王凤、王常见新军大乱,也立马带领城内的一万余名汉军冲了出去。

新军本大都是一些从全国各地临时武装起来的农民,见大军乱了,便也都纷纷脱离队伍,无心恋战。

而一些正规队伍有要对抗的,甚至都被自己的大军给冲垮践踏者不计其数。就这样,整个昆阳之战以汉军的以少胜多而结束。



昆阳大捷

昆阳之战点评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昆阳之战点评。通过对以上故事的描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人不在多,而在心齐。作为一个公司,凝聚力很重要。只有在自己强大时与对手对抗才有胜算,千万别想着在弱小时去战胜敌人。一个企业,一个好的领导至关重要。身处在高位时,一定要认清时事,知道谁对自己有利,谁最对自己有害。



昆阳之战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昆阳之战。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剑指绿林、昆阳大捷的故事。

下期为你讲解——西汉时期的成语典故之凿壁偷光。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关注,也可以随时与朋友一起分享。

【 相关阅读(点击即可查看↓↓↓)】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王莽篡汉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平西羌之战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漠南之战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汉匈河西之战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漠北之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晓望爷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84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