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空坠落致高位截瘫 神外团队助患者“截”后重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大圣未成佛 发表于 2024-11-28 11:2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大圣未成佛
2024-11-28 11:23:55 1537 0 看楼主
脊髓,被誉为“生命之柱”的结构,作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传递着大脑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指令。一旦受到外力打击,脊椎骨折造成脊髓损伤,脊髓神经连接无法完全修复,患者运动、感知觉丧失,常表现为截瘫,是一种严重致残性创伤。
近日,一男子从4米高空坠落致高位截瘫,生命危在旦夕。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武汉长江新区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紧急救治,凭借深厚专业素养和精湛医术顺利手术。术后医护团队攻坚克难,日夜坚守,持续助力康复,让“高位截瘫”的患者重新站了起来,成功自主行走,创造了生命奇迹。
上月,王先生(化姓)在工地干活时不慎从四米高空坠落,颈椎被一块水泥板撞击,面部多处挫伤,被工友紧急送至阳逻院区神经外科。
到达医院时,患者四肢没有任何感知觉,完全不能活动,患者自诉“身体消失了”。管床医生梁子义向神经外科副主任林爱龙汇报病情后,立即启用绿色通道进行磁共振增强检查,发现患者3、4颈椎骨折,颈髓挫伤,颈3、颈4对应的感觉平面以下身体运动、感知觉完全消失,甚至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的情况。
年仅45岁的王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家中父母年迈,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得知消息的王先生家属心急如焚,立即赶往医院。
与此同时,医院硚口、阳逻两院区神经外科医疗团队迅速召开线上会议进行术前讨论。神经外科副主任孙登江判断:该患者颈髓有“挥鞭样”损伤,伴颈椎间盘破裂脱出,加重患者脊髓损伤,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孙登江副主任向患者家属告知手术风险,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为患者行全麻下“颈后入路脊柱探查椎板减压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为患者脊髓恢复神经功能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为后期康复及恢复正常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术前(左图)术后(右图)
术后第三天,患者的手有了麻木感,四肢知觉恢复顺利,后续按照训练计划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神经损伤的恢复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住院期间神经外科医护团队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今天的运动目标超额完成了”“我们每天都看到你的进步”“给你点赞”……医护人员的鼓励帮助王先生树立了站起来的信心,经过神经外科团队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高位截瘫的王先生最终实现独立站立行走和生活自理。
看到超出预期的治疗效果,王先生及其家属的喜悦和激动溢于言表:“回忆起就医经历,真的是死里逃生,这次能站起来、走起来,多亏了有你们,救活了我家顶梁柱,就是救活了我们一家人!”
林爱龙副主任介绍,车祸、高处坠落等造成的脊柱骨折合并急性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为截瘫,包括运动感知觉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呼吸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一方面是受伤瞬间导致脊髓神经的直接损伤,另一方面是骨折块、血肿等长时间对脊髓神经压迫导致的二次损伤。在外伤后的转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颈椎,防止病情加重导致严重的后果。脊髓损伤后越早给脊髓神经行减压手术,越有利于脊髓神经修复,同时可将脊髓神经二次损伤降至最低,给患者更多“截”后重生的机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科普】
脊髓损伤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认识脊髓损伤
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根被誉为“生命之柱”的神奇结构——脊髓。它不仅是连接大脑与身体各部分的重要桥梁,更是我们运动、感觉、反射功能的关键所在。当我们遭遇意外脊髓受损,可能导致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等功能的丧失或异常。急性脊髓损伤是创伤致死和致残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脊髓损伤的原因
脊髓损伤是由于脊柱骨折后脊椎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脊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所致。造成脊髓损伤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创伤性因素
创伤性因素是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在受到外部力量撞击的过程中,影响到脊柱,间接或直接的伤害到脊髓,影响到脊柱的稳定性。多发生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摔倒以及竞技性体育运动造成的运动性损伤等。
2血管性因素
血管性因素造成主要是脊髓的缺血性疾病或者持续的出血性疾病,造成脊髓实质的损害。
3医源性因素
医源性因素是指手术过程中因为处理不当造成的脊髓性损伤。
4其他因素
当小儿脊柱活动量大时,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很容易诱发脊髓牵拉损伤。


脊髓损伤的预防
1避免危险运动
非专业人员避免进行跳水、摔跤等运动,可避免脊椎损伤,降低患病风险。
2加强安全防护
驾驶时佩戴安全带;运动前可穿戴相关防护装置;在矿场、工地有必要的安全支架和防护措施;在家中安装防滑垫、扶手等,避免摔倒。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患有脊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者,需积极治疗,日常可适当运动增强脊椎稳定性,并纠正不良的坐姿,降低脊髓损伤出现的概率。
4日常生活预防
尽量少低头,多仰头,不要长时间的让颈椎保持一个动作,尽量使颈椎的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避免久坐久站。
(通讯员 杨丽 田丽 编辑 王芷珏 编审 朱兵 杨新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大圣未成佛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153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