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树木的美,是外放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最邳州 发表于 2025-8-16 14:14: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最邳州
2025-8-16 14:14:27 11951 0 看楼主

一棵树美不美,用肉眼就能清晰看到。大众对树木的审美大体是一致的,很少有一棵树,在一些人眼里是极美的,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却是极丑的。或许有的人对树木的美,没有那么迅猛的着迷或深刻的感悟,但最多是没注意到、“还行吧”,不至于说“难看死了”。

我觉得只要给足树木空间,它们总归是能长得很美。树木的美,更多地体现在自由、随性、无拘无束上。人们之所以喜欢树木的美,恰恰在于人们觉得自己不够自由、随性、无拘无束。

树木的美是外放的,一眼就能看到,无需学富五车、或天生灵根。只要不是特别厌恶树木,就总能发现树木的美。树木的美是多姿多彩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当然也就不存在任何两棵一模一样的树木。既然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特色、风格,那么树木的美就也是不重复的。

有一种场景会放大树木的美,一片雪原、草地、甚至荒漠,周围空无一物,一棵树孤零零伫立在那里,自然界的一切都在为这棵树的美叠加效果。有人在这棵树上看到了苍凉、孤独,也有人在这棵树上读出了豪迈、霸道。单独的一棵树总是比一群拥挤在一起的树要美。

树木的美是外放的,谁都可以去欣赏,谁都可以去赞颂。有人将树木的美圈起来,像孙悟空随地画圈一样,坐地收费。自然界生成的美,却成了个人敛财的渠道。所以虽然树木的美是外放的,但人性的丑却是内隐的。

太过实在的人根本看不出任何人性的丑,读不出任何话里有话。太过实在的人最好多去欣赏树木的美,少去接触人性的丑。树木有多美,人性就有多丑。环境越恶劣,越有可能迸发出树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美;环境越恶劣,人性的丑却越强烈。

愿每一棵树都能长得自由奔放,无拘无束。可惜人却无法这样。单纯、善良的人总被一遍遍“教育”,像用脏水冲刷鲜嫩的花。总有人沾沾自喜于“教别人做人”,“善恶终有报”最终成了“鳝鳄终有豹”。你说搞笑不搞笑?

曾在旅途中遇见一位老者,他说“语言是一种物质”。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就像他送给我的一件礼物,一个吊坠。我时时想起这句话,就如同我时时看到胸前的吊坠。“语言是一种物质”,有人将其演变成“农夫与蛇”的故事。起先它是甜美的小蛋糕,Q弹可爱,色泽迷人;后来它变成癞蛤蟆,肮脏丑陋,丑态百出;最后它变成一颗手榴弹,轰的一声,彻底的“不装了”、“摊牌了”。

原来每一句话,都可以有诸多深意。这倒不像每一棵树,都基本上保持着不变的风格。人性的丑陋,更多时候通过语言的变化来落实。但千万不要通过人的语言,去判断他的人性。

王健林说,万达的制度,要建立在不相信任何人的基础上。人心叵测,人性多变,自古便如此。所以还是树木的美最为持久。抽烟抽多了,肺子会变黑;坏事做多了,心也会变黑。人们用火把烧毁了树木,树木变成木炭为人们引火,再用自己的枝干点燃火把,烧向自己。

不要试图去伤害任何一棵树木。它们坦诚相待、彬彬有礼、一心向阳。正因如此,它们的美,才得以如此外放,毫无保留,不留余地。

关联阅读:树木之美,在于勃发的生命力树木的美是感性的全球十大最美开花树木,每一种都美如画!全球十大颜值巅峰植物,很多都美得不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最邳州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195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