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方言词汇探究散文】殃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yywx1111
7 天前 6932 0 看楼主
殃根
/逸民
殃根”应该是“祸根”的同义词,但现代汉语词典里有“祸根”一词,却没有“殃根”的影迹。“祸根”,顾名思义,指“祸事的根源,也指引起祸事的人或事物”。“殃”“祸”近乎同义,“殃根”“祸根”所指,大抵相同。
邳州方言里有“殃根”一词,现在已少有人说,但在多年前的乡村却是常有耳闻。相信很多六零、七零甚至八零后的小伙伴还能记得被父母追着打并一口一个“殃根”“小殃根”咒骂的场景。
那时的乡村里是“祸根”、“殃根”并用的。但现在想来奇怪的是,“祸根”好像只用于成年人,而对小孩却区别对待地用以“殃根”。
“殃根”骂小孩的多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父辈、祖辈,不仅仅以之骂自家的孩子,有时也以之骂别人家的孩子,而且多在“殃根”前加一“小”字。
被骂以“殃根”,多是毁坏了自家或别人家的东西或是因顽劣、调皮捣蛋给家里带来了麻烦。
邻居王二哥小时候是出了名的捣蛋大王,整天背着自制的弓箭到处乱射,不是射人家猪圈里的猪,就是射人家溜达的鸡,人家自留地里刚长成的玉米棒子有时也被他射得千疮百孔,所以常被大婶、二奶的找到家里“扣账”。父母在“赔斯”(“赔礼道歉”之意)人家之余,“回来我就打死这个殃根”的保证不知要说多少遍。当然,王二哥回家之后被抓住打或追着打的时候,“殃根”之叱骂更是满天飞。
但有的家长骂孩子骂油了嘴,只要对孩子表达不满,张口就来的也是“殃根”、“小殃根”。
记得小时候我小叔几乎天天不离嘴地以“殃根”骂我几个叔兄弟。薅猪食薅少了,织席子织慢了,被骂以“殃根”是好的,挨打也是家常便饭。
典籍及文人作品里用“殃根”这个词语的极少,网络上能查找到的只有明人 董纪的《华清池》一诗——“幸蜀殃根在一身,香囊忍委马嵬尘。 池中只有残汤水,不见当时出浴人。
这里的“殃根”其实就是“祸根”,作者之所以不用“祸根”而用“殃根”,大抵也是出于平仄协律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yywx1111 当前离线
版主

查看:693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