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水文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p11d44u61r 发表于 前天 2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p11d44u61r
前天 20:01 189 0 看楼主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水文明是人类在长期水资源利用中形成的系统性文明形态,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然而,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这是我国的基本水情。“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习近平总书记曾拿空气类比水,强调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如何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涵养水生态的进程中,形成社会节水、人人惜水的良好新风尚?近年来,邳州一直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探索。今天的《邳州水脉:高质量发展的流淌印记》系列报道,共同聚焦“水文明”,看我市在持续改善提升水环境中,厚植水韵文明新风的具体做法与成效。


美丽河湖建设
让行为更“美丽”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七大重点领域之一,也是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新阶段河湖保护治理的重要目标任务,自2021年起,我市分批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生态宜居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和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



清晨的桃花岛公园,碧波荡漾,绿树成荫。63岁的市民李凤珍和她的健身队伙伴们,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李凤珍告诉记者:“这里环境好,空气清新,我们每天都会来锻炼。大家都很珍惜这么好的环境,看到地上有垃圾都会主动捡起来。美好环境,要靠我们共同维护。”






环境的持续向好,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品质的提升,更多的是理念上的转变。对于被邳州人称为“都市桃源”的桃花岛公园来说,植被丰富、林木多样的背后,洁净水源的供给是关键所在。作为桃花岛公园的重要水源之一,贯穿邳州新老城区的六保河从其间流过,滋养着园中的一方天地。近年来,通过六保河生态长廊建设和美丽幸福河湖创建,该片区生态环境实现了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提升,环保理念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




邳州市水务局河长办工作人员魏莹介绍:“六保河于2021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幸福河湖,沿线景观舒适、观赏性良好,亲水设施便利。众多‘河小青’志愿者积极参与爱河护河活动,在清理河道垃圾的同时宣传环保理念,大大提高了沿河居民的认可度和幸福指数。”




据了解,邳州区域范围内共有主要河道40余条,分属沂河、中运河、徐洪河三大水系,水域面积占比达18%。开展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是改善提升水环境的迫切需要,是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以生态保护修复为目标、以发展规划为统领,我市“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完成美丽幸福河湖170条,通过更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景象,厚植“共建共治共享”的“水文明”新风尚。




基础设施完善
让“痛点堵点”变“亮点景点”


如果说城区沟渠河道治理重在提升城市“颜值”、增进居民幸福感,那么在山水交错的乡间,许多水利工程则更多了一份防洪抗旱、激活乡村资源的重要责任。






位于八路镇的宋圩水库始建于1959年,是周边地区的主要灌溉水源。因运行多年未经系统治理,经设计复核,大坝坝顶高程不满足防洪要求,溢洪闸泄流能力不足,已影响周边地区的排涝灌溉。2024年2月,我市对宋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改造,通过对大坝坝体抬高加固、拆建溢洪道和灌溉涵洞等工程建设,实现水库防洪保安、农业灌溉与生态环境的同步提升。




八路镇水利站副站长李江介绍道:“按照设计标准,宋圩水库目前的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改造时我们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既要满足灌溉需求,也要提升防洪标准,同时结合环境治理的新思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明确规划和提升。”

改造完成后,宋圩水库总库容提升至16.86万立方米。这一改进不仅使下游宋圩、花巷、王巷等自然村落及周边的3500亩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在“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理念指引下,如今的宋圩水库已成为当地新晋的魅力“打卡地”。


家住附近的八路镇李巷村村民李元年告诉记者:“现在水库蓄水比以前多了,水不仅清澈,水质也很好。水库周围安装了栏杆,安全又美观,配套铺设的水泥路也让村民出行更方便。对我们村民来说,水库改造后不仅浇地更方便,这里也成了大家游玩观赏的景点。”



从年久破败到重焕新生,从单一水利设施到文旅“新星”,实践证明,“人水和谐”不仅意味着让自然融入供水系统,更要让它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通过项目带动、理念引领,推动河湖资源永续利用,才能更好地培育人们对身边水生态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节水教育持续
让理念深入人心


除了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利用外,我市节水教育活动也在持续同步开展。今年3月,围绕第33届“世界水日”暨“中国水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为主题,常态化系统推进节水宣传“五进”活动。其中,节水教育基地的打造,为全市节水理念与意识的培育提供了沉浸式科普教育平台。




走进位于解放路实验学校内的邳州市节水教育基地,图文资料、互动展区等一应俱全,从邳州水文化的发展到水资源现状、节水举措等,系统全面地向参观者展现了邳州“水文明”的源远流长。


邳州市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科科员赵子龙表示:“展馆设有邳州水文化、自来水工艺流程、节水科普知识、水情教育等多个板块,通过声、光、电设备展示水的不可替代性与重要性,引导全民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树立惜水、节水、护水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唤醒“水文明”意识

水润华夏,泽被万物。一条河流、一汪湖水,不仅是家门口的风景,更是生态文明的基石、经济发展的血脉。群众的高质量幸福生活,离不开水的滋养浸润;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离不开水的循环供给;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离不开水的支撑保障。



然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做到取用有节、行止有度,需要深度唤醒水文明意识。在人人共享的同时,只有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水资源的内生动力。让我们以水为脉、以绿为底,在“护水”中守好生态底色,在“活水”中激活城市动能,在“用水”中传递民生温度,以文明之风让每一条河、每一片湖都成为滋养城市的“水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p11d44u61r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8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