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下一代,我们真的管不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562962837 发表于 2018-10-23 08:34: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562962837
2018-10-23 08:34:28 4173 7 看楼主
在中国的教育中,纵容了许多不良学生。然而我们并没有什么办法去改变。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教育好本身的儿女,让他们什么改做,什么不该做,明白事情的轻重!




中国教育的悲哀就在于,我们没法惩罚犯错的孩子。




副校长和孩子对骂

齐齐哈尔一位学校的张副校长火了,

在教室里公开与学生对骂,

被人拍下视频,放到了网上。

视频中,副校长多次爆粗口:

“我X你妈!”、“X你妈!”

男生也不甘示弱,

梗着脖子和老师对骂:

“滚你X的X了”、“你骂谁呢?”

副校长当即脾气上来了:

“我是这儿管事的,

我告诉你,我就是老师不妥了,

我也不惯着你!”

乍一看,如果不了解现场情况,

对老师人品不熟悉的人,

必定以为又是无良老师体罚学生。

后来在微博上,

有张校长带过的学生站出来说话:

“张晓华在二中这些年来一直都一步一个脚印,

人品正直,这是公认的,

就是因为这样的负责任的教师,

敢管别人不敢管的事,

才会让二中在歪风邪气中不受影响。”

也有学生称:“晓华老师人很好,

但脾气是众所周知的,

愿各位不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武断下结论。”

不少张校长曾经的学生纷纷站出来,

为张校长说话。

这才使得事实本相出来。

张校长不才课时维持课间秩序,

纠正一位同学在走廊大声喧哗行为,

这位同学置若罔闻,冲撞校长,

导致冲突,由于学生不服管,

再加上张校长脾气比力暴躁,

发生了争吵,张校长爆口:

“校长不妥了,也不惯你。”

后来这件事情被曝光在网络上,

最后的结果是,本地纪委介入调查,

责令教育局严肃处理。

张副校长党内严重警告,罢免调离;

该校校长党内警告;

教育局分管副局长诫勉谈话。

如此严重的处理结果,让不少老师心有戚戚。

于是,“终于,没有人再能敢管熊孩子了。”







在今天,很多老师不敢管学生

伴侣跟我说:

“其实张晓华这个事情,

教育局这么处理是得当的,

因为作为一个老师,

你再怎么生气,怎么能对学生爆粗口呢?”

我说:“是呀,她都知道本身是个老师,

阿谁学生得多混蛋,

才能让一个成年人,

不顾本身老师的形象,

当众爆粗口去骂人。

你不能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讲,

你也替老师想一想,

毕竟,对学生承担办理责任的,

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本身。”

张晓华并不是个例,

比来几年,越来越多因为老师管学生,

发生冲突,老师因而受到教育局惩罚的事情;

例如前段时间,在广西南宁,

一位老师因为阻止男生在教师走廊上吸烟,

和学生发生冲突,

被告到教育局,

老师被辞退调岗。

我一个当老师的伴侣说:

“现在的情况是,

学生敢犯错,而老师不敢管。”

怎么管呢?

说轻一点没用,

说重一点,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被投诉辞退调岗,还算是轻的。

来看一则新闻。

2011年11月4日,

湖北一位初中生,上课看小说,

被班主任发现了之后,

批评了几句,并且对他罚站。

结果这位学生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后,

直接从4楼跳了下去。

班主任当场就吓傻了。

“不就是批评了他几句,

要他认真学习吗?

为什么突然就跳楼了。”

事后,教育局、本地纪委、

学生家长,连警察都来了,

闹得学校人仰马翻。

伴侣说:“你说说,这样的学生,

哪个老师敢管,哪个老师敢教?”

敢管的老师都被压制了;

想管的老师看了看真管的老师的下场,缩了缩头;

不想管的老师任由着他去,

于是,家长舍不得管,

老师不想管。

你的孩子越来越野,熊孩子越来越多。









熊孩子的破坏力惊人

前阵子,一对中国夫妻带着6岁的孩子,

去美国洛杉矶度假,

结果上飞机之后,孩子一直在飞机上闹腾,

对旁边的日本华裔小哥拳打脚踢,

叽叽歪歪。

日本华裔小哥在几经包容之后,

礼貌地请求孩子的父亲能否管教好本身的孩子,

结果父亲直接无视。

后来实在是忍无可忍,

日本小哥痛骂了一顿熊孩子,

该父亲居然和日本小哥扭打了起来,

熊孩子还是在一旁闹腾。

乘务员暂时将他们分开。

这才安静下来。

飞机落地,迎接他们的却是FBI全副武装的执法人员,

以及边防警察、机场安保等人员。

本来冲突发生之后,乘务员任就立刻和地面机场联系了,

警察一到,直接把熊孩子一家和日本小哥带走了,

经过调查,是熊孩子飞机上闹事,

且该父亲率先动手打人,

于是熊孩子一家三口都被遣返回国了。

你知道遣返回国意味着什么吗?

知乎专业人士是这么回答的:

“遣返回国属于摈除出境,在申请各国签证时,

都会先查核该申请者是否有被拒绝或摈除出境的纪录,

如果有的话,基本上,如无特殊原因,

你就别想去其它任何一个国家,

即便是获得外国公司录取或只是去旅游,

也不成能了。”

2014年6月8日,

在江苏省江阴市,

两个熊孩子在家闲着没事,

把放在天台上的杂物一一向外丢下,

一块砖头击中一位新娘的头部,

新娘当刻殒命。

还有,2011年的时候,

两个熊孩子埋伏在高速道路两旁,

把路边的石块扔向来往车辆,

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妻子被石块砸到,

石块击破挡风玻璃割破左额动脉,

当场流血过多身亡。

这是见诸报端的,

没被报道的事例更是多。

这就是熊孩子的闹事能力。







熊孩子熊的根本原因是意识不到错误成本

那么,熊孩子为什么这么熊呢?

麻省理工大学一位社会学教授艾瑞克做过一份小实验,

简单来说,他找了一些年龄相当,

尚未入学的孩子。

把孩子们分为三批。

艾瑞克先给他们一些很好吃的糖果,

然后把糖果收回。

然后设置了一场游戏,

每个孩子身上都绑定一个电子计数器,

他让孩子们去通关这个游戏。

不外必需要遵守规则,

每一次犯规,

电子计数器上的糖果数量都会减少,

最终他们到终点,

电子技术器上显示的数字,

就是他们可以领到的糖果数量。

三批孩子设定不同的惩罚规则,

第一批孩子,犯规时,

电子计数器的数字减少量会随着他们犯规的次数增加,

也就是说,犯规越多,

每次减少的数字都比上次减少的数字更多;

第二批孩子,犯规时,

电子技术器的数字减少总是一样的;

第三批孩子,犯规时,

一开始犯规就予以重罚,电子技术器的数字直接减掉三分之一,

不外随着犯规次数的增加,减少量逐渐减少。

最后的实验结果发现:

第一批孩子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游戏,

并且拿到较多的糖果;

第二批孩子能顺利完成游戏,

但拿到的糖果数量较少;

第三批孩子孩子很多根本无法顺利通关游戏,

并且到后期大吵大闹。

艾瑞克说:“同样的孩子,

在不同的场景下,会乖,

也可能会熊,关键看你怎么向孩子传递错误成本。”

很多人认为,熊孩子之所以熊,

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错误成本,

其实不然,熊孩子之所以熊,

是因为家长和社会没有正确地向孩子传达犯错成本。

第一批的孩子,由于惩罚力度是逐渐增加的,

他们对规则会愈加敬畏,

同时之前的惩罚作为已经失去的错误成本,

会让他们爱护保重已有的糖果;

第三批的孩子,由于一开始惩罚力度就很大,

但他们对规则又不是很熟悉,

所以不免会再次犯规,

而惩罚力度又会逐渐减少,

会在他们心里形成规则不重要的印象,

所以,他们在后期犯规会越来越频繁,

通关不外游戏,于是安于现状,

甚至挑战更大的规则,

那就是游戏规则本身的科学性。

这也形成我们眼中的熊孩子闹事的形象。

其实,绝大部分熊孩子闹事,

都是家长和社会错误地传达犯错成本。







只有老师才能教育好熊孩子

这个实验还能得出一个结论:

只有老师才能管好熊孩子。

我一个做过幼师的伴侣,

按照幼儿园的那一套教育规则来教育她的小孩,

每次看到因为惩罚,孩子掉眼泪,

都会心疼,把惩罚力度降低。

她说:“其实父母是代替不了老师这个角色的。

因为父母,就是父母,是有血缘关系在的。”

让有血缘关系的父母,

充当职业教育者去管熊孩子,

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错位,

正如艾瑞克所说,

这会错误地向孩子传递犯错成本。

因为父母总会降低犯错成本。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若真的按照这句话来,

恐怕绝大部分的孩子,

都会是别人眼中的熊孩子。

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和子女是一体的,

父母作为教育者,没有办法像老师那样,

以第三方身份存在,客不雅观教育孩子。

也不会忍心。

如果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是让孩子懂得基本的社会规则,

那么与父母比拟,

老师这个角色,离社会更近一些。

教育学家孙忠育先生说:

“现代教育之所以摒弃私塾,

让孩子进入学校。

就是以为私塾是私学,

而学校是公学。

私塾是熟人关系社会里的产物,

而现代学校是契约社会的产物。”

换句话说,现代学校,

比以前的私塾,更像一个社会,

孩子们进入学校,

熟悉并遵守学校的规则,

更有利于以后他们进入社会,

熟悉并遵守社会规则。

你不忍说的,老师不会不忍说;

你不忍罚的,老师不会不忍心;

你不忍管的,老师不会不忍管;

你不好管的,老师不会不好管。

熊孩子如果是父母惯出来的,

最好的办法,是让老师去管!

给老师管的权力,

让熊孩子意识到,

学校就是社会,违法社会规则,

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如此,规则意识才会深入他心。







给老师敢管的权力



张晓华副校长的处罚通知下来之后,

我伴侣圈里的老师们一篇哀鸿遍野,

大部分人都在说:

“好了,那我以后不管了,

你闹事你闹好了,你考不上大学,

你犯事蹲监狱,你杀人放火,

你被判无期徒刑死刑,随你去,

我一个月拿我几千块钱的工资,

乐得安逸。”

的确,虽然这位副校长骂人不合错误,

但处罚结果如此之重,

让很多老师凉了心。

家长惯着,老师不管,

熊孩子越来越无法无天。

事实上,在欧美韩国等国家,

都有针对老师体罚学生的权力,

赋予老师作为社会角色的代表,

向孩子传递规则意识,

并让他们意识到,触犯规则要收到惩罚。

例如在最为尊重个性的美国,

也是允许适当体罚学生的,

对于极个别的熊孩子,

美国有少年法庭,

会让他们承担法律责任;

韩国则是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

对不听老师的反复训诫和指导,

无端孤立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

超过学校规定的罚分学生,

允许体罚。还对体罚工具做了规定,

对小学、初中生,用直径1厘米、长度不超过50厘米的木棍;

对高中生,木棍直径可在1.5厘米摆布,

长度不超过60厘米。

当然,也可以用给学校的义务劳动,

来代替体罚。

总之,发达国家,

都明确规定了对熊孩子的惩罚办法,

并给予教师敢管的权力。

但无论怎么样,首先,要给予老师敢管的权力。

一个老师都需要战战兢兢对面犯错学生的社会,

一个老师无法在学生面前挺直腰杆告知他错了的社会,

必然熊孩子满地,

也必然不会是一个有教养的社会。







父母可以是孩子的人格榜样,

但父母永远无法代替老师,

成为社会规则的捍卫者。

所以,正如孙育忠先生说:

“别把老师置于不敢管的境地,

因为你的父母偏袒你,

如果老师再偏袒你,

未来,社会会加倍刺痛你。”




所以,我们在家听父母,在校听老师!理性的思考问题!不要把所谓的东西当成本身的威风。这样只会害了本身,破坏社会风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安之幸福 发表于 2018-10-23 08:39:29 | 只看该作者
8#
安之幸福
2018-10-23 08:39:29 看楼主
监狱要扩建了,法律要从严了,仿佛看到15年后,这些熊孩子都在监狱接受改造的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爱的好累 发表于 2018-10-23 08:38:40 | 只看该作者
7#
爱的好累
2018-10-23 08:38:40 看楼主
家长社会什么时候逼的老师不敢管了,这个孩子学业也基本上完了,这个民族前途堪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澈寂的依芸 发表于 2018-10-23 08:38:16 | 只看该作者
6#
澈寂的依芸
2018-10-23 08:38:16 看楼主
国家随时在统计犯罪率的,老师完全就是杞人忧天,随便乱下结论,什么熊孩子,什么学校教育不了你,社会教育你,关键你们能知道谁到社会上会犯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1729608784 发表于 2018-10-23 08:37:17 | 只看该作者
5#
1729608784
2018-10-23 08:37:17 看楼主
再一代怎样管?事在报答,关键是现在有点乱套了,从来就没有像现在缺失传统教育的,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咪麽鬼 发表于 2018-10-23 08:36:39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咪麽鬼
2018-10-23 08:36:39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kanou 发表于 2018-10-23 08:35:45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kanou
2018-10-23 08:35:45 看楼主
监狱要扩建了,法律要从严了,仿佛看到15年后,这些熊孩子都在监狱接受改造的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女生 发表于 2018-10-23 08:34:5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女生
2018-10-23 08:34:59 看楼主
根源就在这代父母身上!宠坏了!孩子有问题交由他父母,告诉他们,我们作为老师只能说说孩子,希望孩子成为怎么样的人还得父母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本就浑蛋的,老师劝了不听的,也只能任由他们成浑蛋了!最后交给社会教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562962837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173 | 回复:7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