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果报警不如发微博,法律干嘛去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流浪的兔子 发表于 2018-11-28 11:4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流浪的兔子
2018-11-28 11:40:18 17149 20 看楼主
作者 | 省略号;杉杉漫

来源 | 智合法律新媒体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不雅观点,不代表智合立场

从前天凌晨到昨晚,#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上了每个公众号的头条,从“自救”到“责任”,火热程度超出想象,即便今天话题热度拦腰下滑,仍有余波。问题在于,此事在4月3日就已经发生,并且已经报警,但并没有得到及时回馈和满意回复。而在微博曝光,尤其是在大V转发之后,此事成为全民论点,受害女生获得绝对多的支持,如家成为众矢之的。





社会网络与数据挖掘分析整个事件的传播路径

这不得不让人产生这样的怀疑,“遇事找微博大V胜于找警察?” 欸,法律似乎规定的很清楚,酒店不是“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吗?直接起诉啊!为什么这样的酒店没人管?可惜,没那么简单。

民法处理的困境:不如微博快

所谓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虽早在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补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有了规定,加之侵权责任法延续了这一精神,将安全保障责任上升到法律高度,并对责任主体、责任方式有了更明确的规定。(见37条)断定宾馆一方显然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然而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两个致命的难题:

诉讼救济的事后性和损害填补的局限性。

简单而言,前者决定了问题解决的过程会相当长,后者决定了你补偿并不会很高。在弯弯一案中,可能发生的损害后果非常严重,严重到可能受到不法拘禁、强奸、绑架、强迫卖淫等暴力犯罪的侵害;但实际发生的损害后果却比力轻微,结合公安部门没有受到(严重的)人身损害的表述,笔者推断可能是轻微擦伤挫伤+精神伤害的程度。按照填补原则,计算补偿数额时不会太高。由此产生了一个情节很恶劣、民事补偿很轻微的悖论,既不足以“平民愤”,也难以引起酒店宾馆经营者的重视,无法督促其完善安保办法。

最为无奈的是,这两个棘手难题是诉讼制度和侵权法原则的固有特征,几乎遍及存在于所有寻求诉讼救济的侵权纠纷中,并非通过立法或者能动司法所能解决。

如果说在这一战法律 VS 舆论,民法的救济效用完败。

行政法睡着了:这样的酒店没人管

比拟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民法,国家治理社会烙印更明显的行政法在这一问题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一是行政执法的主动性,相对于司法的“不告不理”,行政执法可以在没有朝阳区群众的前提下依职权启动,也可以在损害后果发生之前责令相对人采取合法达标的预防办法;二是行政处罚具有更高的裁量权可以用罚款、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断其财路”的手段来避免经营者。

国务院《保安办事办理条例》,其第二十九条规定:“……保安员应当及时避免发生在办事区域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对避免无效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立即报警。”

第四十二条规定:“保安从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七)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留存保安办事中形成的监控影像资料、报警记录的。客户单位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留存保安办事中形成的监控影像资料、报警记录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从规定可以看出,保安员、保安办事单位应当及时避免办事区域内的违法犯罪行为,不然就要收到行政处罚。而在本案视频中,我们始终没有看到保安员现身避免违法行为,从目前能够获取的信息中也可以基本确定报警的主体也并非保安员。那么到这一步,是不是可以确定安保单位违法并给予呢?很遗憾,答案是“非也,非也”。

笔者在《公安机关实施保安办事办理条例办法》中发现其援引了更早的一部行政法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该条例不区分盈利与否、不区分经营范围,对单位内部的治安提出了遍及要求。

条例第六条规定:“单位应当按照内部治安保卫工作需要,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治安保卫人员。”

第十一条规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机构、治安保卫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四)维护单位内部的治安秩序,避免发生在本单位的违法行为,对难以避免的违法行为以及发生的治安案件、涉及刑事犯罪案件应当立即报警,并采取办法保卫现场,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处置工作。”

第十九条规定:“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存在治安隐患的,公安机关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处警告;单位逾期不整改,造成公民人身伤害、公私财产损失或者严重威胁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财产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建议有关组织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如果酒店没有购买保安办事,也没有建立内部治安保卫机构或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保安员,或者保安员不符合《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规定的资质,或者保安员没有履行条例规定的职责,均可以依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对酒店及其经营者进行行政处罚,并责令其整顿建立合理的安全保卫办法;如果酒店购买了保安办事而保安员没有尽到职责,则要依照《保安办事办理条例》的规定,对提供保安办事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两相结合之下,酒店就不敢不建立安保办法,提供保安办事的单位也必需要尽职尽责——毕竟五六位数的最高额罚款悬在头顶呢。也正是基于前述标准,我们才可以基本断定宾馆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为什么要说行政法呢?因为这些都是行政机关执法的依据啊。作为效力仅低于法律的两部行政法规,它足以解决“不消保安办事”和“保安办事不管用”的两大隐患。

也就是说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但因为行政机关的不作为,所以发生了。

记得《流星花园》有句名言是“如果报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

现在是不是可以改成“如果警察有用的话,要微博干吗?”

……

想必,这是每一个法律人都不肯看到的事实。为什么微博反而成了最好的求救路径?不是法律的问题,而是法律执行的问题。让法律得到执行,避免本可以发生的事情。这也是本次事件对于我们的意义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蒙面 发表于 2018-11-28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21#
蒙面
2018-11-28 11:52:00 看楼主
人民遇上困难首先自认不利,然后通过网络来寻求公平,这是谁的悲哀?社会病了,并且病的很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Coolf 发表于 2018-11-28 11:51:25 | 只看该作者
20#
Coolf
2018-11-28 11:51:25 看楼主
我们的法律是必需造成严重后果才插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Zero纸飞机 发表于 2018-11-28 11:51:04 | 只看该作者
19#
Zero纸飞机
2018-11-28 11:51:04 看楼主
当法律被肆意践踏时,说明天要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绿林人 发表于 2018-11-28 11:50:41 | 只看该作者
18#
绿林人
2018-11-28 11:50:41 看楼主
去年年底在派出所报警,涉案金额一万,到现在到现在到现在。。。。回执都快退色了。不了了之,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栋梁 发表于 2018-11-28 11:49:48 | 只看该作者
17#
栋梁
2018-11-28 11:49:48 看楼主
我看了一个视频河南的一交警说法律是放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梦醒·时 发表于 2018-11-28 11:49:15 | 只看该作者
16#
梦醒·时
2018-11-28 11:49:15 看楼主
呵呵以前做110出警辅警的时候,基本都是要求五分钟内到达现场,完事后还会有回访的,但是也好多屁大点事报警的,比如两个老太太为了买瓜的五毛钱吵起来也要报警,最后我掏了五毛钱给了他,有的时候还好多假警,国民的本质也没法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dreamer 发表于 2018-11-28 11:48:44 | 只看该作者
15#
dreamer
2018-11-28 11:48:44 看楼主
冰山一角;万腐一朽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xyy060925 发表于 2018-11-28 11:48:15 | 只看该作者
14#
xyy060925
2018-11-28 11:48:15 看楼主
前段时间手机丢了…气愤不外就报警了…然后我就后悔了…在派出所差不多做了一个小时笔录…就tm的没有然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xl623054 发表于 2018-11-28 11:47:21 | 只看该作者
13#
xl623054
2018-11-28 11:47:21 看楼主
当年哪块不是领导去小学视察,着火了领导高喊让领导先走,烧死好多小孩,后来这领导被罢免,后来又听说又去哪里当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流浪的兔子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17149 | 回复:2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