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艾山断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青青子衿5 发表于 2018-12-23 16:43: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青青子衿5
2018-12-23 16:43:50 6234 2 看楼主
断崖
作者:王先梅

一条山路,曲折迂回、长蛇般从山下向山上游移,到一片断崖下停止。
走在这条山路上,耳边似乎总是响起刺耳的刹车声,听得人精神紧张,毛骨悚然。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和多精湛的车技,敢从这山上把一车满载石头的手扶拖拉机开下山去?驾驶员脚蹬刹车,双手紧握车把、精神两百倍集中,同时还得随时做好跳车的准备啊!一个不留神车子滚落山下,车毁人亡的悲剧也是时有发生的。不禁唏嘘,为了生活,人们的无奈和铤而走险。
路尽头的高高的陡峭的断崖不是天然的,也不是神话传说的某英雄一戟之功。这是山下的汉子们挥洒血汗凭一根铁撬、一把铁锹、一根扁担开采出来的。自古以来,人们凭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经验,跟自然界斗争,向自然界索取。
走在断崖底下,踩踩脚下裸露的石头,摸摸崖壁上层层叠叠的岩石不由自主的想起父亲被扁担磨得脱皮红肿的肩膀,经常被划破的手指或是被石头砸伤的脚趾。更有甚者是我家邻居因为没有注意崖头上断裂塌方,被永远的压在了下面。尽管这样,还经常到晚上,听母亲小声跟父亲说“又没有钱买油了。”而父亲说:“这两天塘里塌方,清理碎石子和土头了,没有卖石头,再忍两天吧。”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无畏流血流汗拼尽全力,家里的日子却依然捉襟见肘。
那时父亲偶尔把他红肿的肩头亮给我们兄妹看,告诉我们,不好好学习那就是我们的将来。但是有时他还会叹口气说“只怕是将来都没有石头可采了!”而当时的我不敢看他的肩也不懂什么叫将来。好像也曾有人呼吁山在慢慢变小,说是将来子孙可能没有山可采。
如今,总有外地游客站在崖顶上强力谴责祖辈们的“开采”、“破坏”。我的心里也明白那些大道理,也明白保护自然的重要。可我每当听到那些埋怨心里就有隐隐的痛。我无法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像山外那些游客一样去指责祖辈们的“眼界狭小”、他们“目光短浅”,祖祖辈辈生活在那样的山村,那样交通和信息的闭塞的年代,他们要生活,他们也要繁衍后代,他们也有他们的苦难和百般无奈啊。我也是被那些浸泡着血汗的石头养大成人的啊!又怎能在断崖下手指着他们当年血迹、汗迹指责他们,是他们破坏了自然,他们错了?
据说后来村里有几户人家为了躲避计划生育,连夜逃出村子,误打误撞,闯入了外面的大千世界。几年后,那几户人陆陆续续把村子里的人们带出村子。开采就从这断崖截止,那些手扶拖拉机陆续在村子里销声匿迹,那些铁锹、铁撬、扁担从此默默地在院子里的某个角落里尘封、落寞。青山真正的留给了子孙。
从此,山下的年轻人不再向山讨生活,他们都分散到外面的世界。如今这山和这石塘、这断崖还有那条印满沉重车轮印迹的山路就寂寞如山下那些老人了。
那些老人偶尔来到断崖,用手摸摸崖壁上被时光风化了的石头,上面似乎还有他们流下的血汗腥味。那层层叠叠的岩层沧桑着岁月的年轮一如他们脸上叠起的皱纹。当年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如今已是步履蹒跚了。
那些汉子如今已有一个新的名字叫“空巢老人”,他们寂寞地守着村子,守着青山,守着这断崖。每当他们爬到断崖顶上,蹲下来抽袋烟,看看山下的村子,看看眼前的青山和脚下的崖壁心里是不是也是五味杂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470510728 发表于 2018-12-25 13:53:30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470510728
2018-12-25 13:53:30 看楼主
赚分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王晓静 发表于 2018-12-24 16:16:0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王晓静
2018-12-24 16:16:01 看楼主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青青子衿5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234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