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让人难受的教育,莫过于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富二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离幸福远远 发表于 2018-12-30 19: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离幸福远远
2018-12-30 19:44:00 6568 1 看楼主
吃苦在大人眼里,是件不能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







去伴侣公司谈事,说到团队建设,他困惑地说:“以前我觉得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有责任心,现在简直不敢招家境不好的员工,穷人家的富二代太多了!”

“富二代”,在人们印象中与好吃懒做、挥金如土、不求上进、行为乖张划等号,顾名思义是因为家里有钱、宠溺,造成孩子不懂事。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城市新中产的崛起,言正行端、吃苦耐劳的富二代越来越多。相反,穷人家的孩子却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弊端

这个现象最大的原因是家人的补偿心理,越是家境不好,越觉得不能亏了孩子。

我有一个员工,单亲家庭,父母工作不不变,他小时候跟爷爷奶奶长大。爷爷奶奶家里也穷,但正因为穷,只要有10块钱,就把10块钱全花在他身上。

宁肯穷了全家,也不能穷了孩子,是他们的教育信念。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习惯了伸手讨要,缺乏感恩心理,今天花明天的钱,消费远远超出他的能力。

更要命的是,责任心几乎为零。我穷我有理、我弱我有理,这种心态让同事对他意见很大。

离职前,我找他谈话,他表情游离,忽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昨天在路上看到有个人,特别像我爷爷。”

我知道长大成人对他是一种凌厉的痛,因为宠爱他的人再也帮不了他。







补偿心理,是长辈的自我安慰。

10年前,穷人勇于承认本身的不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能够保持清醒:我们家境不好,你要多扛责任,自强自立;

如今,各种创富神话冲击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没有创富的人,把责任推给机遇、社会不公、阶层固化,因为看不到希望,只能倾尽所有对孩子进行补偿:我不管你将来如何,至少小时候,别人有的你都有。

这就直接造成了一个恶果:家境越不好,越容易把正常的教育当成吃苦,并以让孩子吃苦为耻。

我去一个赛艇俱乐部玩过几次,有个14岁的男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搭公交转地铁再步行来训练。训练完毕,帮教练收拾好器材,去别的一个地方打篮球。要去美国留学,他担心体力跟不上,跟同学玩不到一块儿,所以拼命练习。

晚上,他还要回家给父母做饭。他妈妈只会做西餐,他爸对吃没什么要求,他想吃什么,就得做给全家人吃。

如果不是在赛艇俱乐部看到他,我会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安到他头上。

他父亲是上市公司高管,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舍得孩子吃苦。他惊讶地说:“怎么叫吃苦。这不就是活着的日常吗?”

如果你身边有诚实的创业者,而不是像马爸爸一样会演讲的,你可能同意这样的不雅观点:富人都是真正苦过的,他们不会觉得让孩子吃苦是很大的问题。





声明:为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邳州盆景协会 发表于 2018-12-31 14:34:5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邳州盆景协会
2018-12-31 14:34:57 看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离幸福远远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568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