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武术谚语之实战(中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2-11 13:2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2-11 13:24:54 2770 0 看楼主
敌欲动,我先动

在技击中攻击的时机非常关键、动要快如迅雷,捷如猛虎,果敢准确。要伺机而动.“不见利不动”(《系辞》),绝不可轻举妄动。静要静如山岳,形静而意不静。静中寓动。无论功静,都要有理、有利、有节。



动人之将动和动人之将静是进攻的两个诀窍,也就是后发先至和先发制人。下面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加以剖析。当神经受到刺激后,兴奋性随即降至零,若继续结予刺激,不论强弱,均不能引起反应,这一阶段是神经的“绝对不应期”。而肌肉的“绝对不应期”时间更久。敌欲动,即对方将动或刚动时,它的神经系统和所支配的肌肉组织,已接受了大脑皮层运动中枢传递来的兴奋,正处在绝对不应期。这样虽然一方察觉了另一方的劲路,但在瞬间内也难以改变肌肉用力的方向。退一步说,即使大脑中枢能发出新的冲动,这些处于绝对不应期的神经和肌肉也没有能力继续发生反应。故处在无能为力的被动局面。这就是动人之将动,或“敌欲动,我先动”的科学道理。



至于动人之将静,是对方打来被我闪过。其功作结束之时,它的神经及肌肉的兴奋性低于正常水平,即相对不应期:此时它又因肌肉的收缩产生了局部乃至全身的惯性力,这两个因素都使对手不能迅速变招,是反击的有利时机。

另外“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等谚,也是对“将动”、“将静”这两个进攻时机的精确描述,也揭示了武术技击的内在意蕴。

来是一大片.去是一条线

即出手时弄得对方眼花缭乱,难辨真假,正弧疑之际,我突然之间尖刀直插,一发中的,这是“指东打西,引上打下”的变招。



近人先进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拳论曰:能在一分进,不思一分存。临阵应敌,消极防御,只会处处挨打;主动进攻,才是积极防御,取胜的前提。而要进攻,就必须进身,上步身要到。手到步要到,身手步三位一体,周身一家,势如摧枯拉朽。进身的作用是:

1.进身有稳固身体、增加力量的作用。因为进身距敌近,出拳不用前探,可以力发短爆;进身必然快速,且全身一齐前压,这就增加了冲量,使打击力量陡增、所以打人狠。

2.进身可使对手防不胜防,有招使不出,我则胯靠身挤、肩撞臀打、肘击膝顶制敌于瞬间。

3.进身是有效的防御,且利用进身闪躲,使敌招走空,不能连续发起进攻,我则以逸待劳。

4.进身可以破敌擒拿。每一种擒拿法都须有适宜的力距、力点和使用时机,进身可破坏对方造成的这种关系,使对方无从下手。



5.进身可制力大之敌。进身掖掌、靠打、摔跌是对付力大者的有效手段。

6.进身可解群敌围攻。进身可改变敌优我劣的态势,变成一对一,以便各个击破。

另外,“手到脚也到,打人如割草;手到脚不到,打上不得妙”、“拳打二步散战”、“当场不让步”(即交手时占据最有利的位置,才能做出最有效的攻击和防守)等谚,说明了拳法的关键在于手与步的紧密现合。交手时要肘手不离、肘膝相对,手领脚发,脚出手到,攻守同发;此手封,彼手打,手防上,脚攻下,攻守兼至。如勾踢腿,腿勾踢之时手须向相反方向击打,才能踢倒对手。正面卡脖和膝盖顶档须同时进行,方可成功。摘手踢肋、摘手踢档均是手脚齐到的战例。

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

此谚出自“花拳门”。意为手法的作用有如门户,担负着防守的重任。但不是只守不攻,手的技击法最多。屈伸直冲,上下劈撩,左右摆贯等典型打法,实效性很强。

手是如何起门的作用呢?这是因为,人体的上肢活动幅度大、灵活,在对方进攻时用.上肢来格档拨架进行防守.就远比甩腿方便。上自头部,下至膝髋,均可防护。又拳靠近对方的头面,可直接进行打击。手开可诱敌入毅.关可封闭来手,或忽开忽关,或虚或实,致敌眼花缭乱,用腿进攻。要发挥手的防守和御敌作用,须逐步强化尺骨:挠骨、腕骨及其周围肌肉群的坚硬性和力量,达到“两柄(前臂)似钢”在技击时,出手之臂要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护住自己的中线,使对手无机可乘。



上面己说过,手不只是管“守”,自然进攻击打就不是全凭腿了。此处谓“全凭”是对腿法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大腿法一长二重,攻击距离远,力度大;小腿法一暗二快,暗中出击,短快有力,防不胜汰且大小腿法相互为用,灵活多变,回环自如,可组成许多打法,可罩住人体上中下三路,攻击性非常强。

再者,就是告诫练武者必须苦练下盘功夫,不然脚下无根,发也等于空发。行家所谓发于脚跟。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即是此意。



拳打人不知,巧变敌莫测

在攻防搏击中拳法应灵巧善变,风云莫测,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使其无法防招,首尾难顾;须指上打下,声东击西,以己之长克敌所短。拳打不知.是指打那些不知道的人。技击之道,除靠体力与胆力之外,还需要智力。需要斗智斗谋,其备丰富的知识、实战经验和远见卓识的才略。世界著名网球手博格有句名言:“思维方式决定胜负”。武术的内涵丰富精深,所涉及的学科亦非常广阔,练武者应进行品德修养、艺术修养;应具备哲学、历史、占代汉语、中医药学、现代医学知识;了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知识:掌握现代体育科学理论知识,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生理学等。



“知”全在平素博学广闻,了解各家各派的长处、欠缺,这不但可使技艺大长,且在接手的瞬间即判断出对手所学及功力,以己之知打彼之不知。例如,交手中对方出铲拳,必为“螳螂”;出鸡心拳,为“形意”,接连顿足,知是“八极”;一扭屁股,定为戳脚。一旦识出对方招法,便可因招制直。对手擅腿法,我则必须硬攻直进挨身靠打,使其不得远离而无法起腿。这就是孙子所称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

在技击过程中,双方都是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神宜含而不露,态如平静之水。如太用意则动作生硬、拘谨、露形,使自己的进攻防守意图显现,易被对方窥视伺击。在技击中常有因此逊于对方的,故有此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77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