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乡邳州:运师毕业的舅姥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7c3h862zk2 发表于 昨天 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7c3h862zk2
昨天 17:18 30 0 看楼主
跟老妈视频,正巧赶上舅姥爷从燕子埠镇过来邳县,找老妈拉呱的。



舅姥爷今年该有八十五岁了吧?他比姥姥小三岁。姥姥是他姐。



姥姥今年四月走了。



那天,舅姥爷眼神荒芜,踉跄着扑到灵前,枯瘦的手死死攥着棺木边沿,眼珠子直勾勾的,像被抽走了魂——那模样,倒像是,躺进去的人是他。



他们姐弟的命,是苦水里泡大的。



战乱那会儿,爹娘让炮火轰成了土,不到十岁的姥姥便成了“娘”,背着几岁的舅姥爷种地、讨饭。



寒冬腊月,姥姥把最后半块窝头塞进弟弟嘴里,自己随便啃点东西就填饱了肚子;夏天暴雨天,她把蓑衣裹在弟弟身上,自己淋得透湿发高烧。




村里人都说:“这姐弟俩,命是拴在裤腰带上的!”



后来,姥姥出嫁了,嫁给了姥爷,这下,就多一个人,能分担一些压力了。



姥爷是军人,他也同样尽心尽力地陪着姥姥,去照顾舅姥爷。



直到舅姥爷念了运河师范,为了凑学费,姥姥踩着露水去集上卖鸡蛋、卖羊;他娶媳妇,需要置办一些东西,也是姥爷当时存下微薄的工资,姥姥不分白天黑夜,种地养羊换来的。



舅姥爷当老师那会儿,可风光了。



高高瘦瘦的小伙,浓眉大眼,讲起课来声如洪钟。




我妈至今都在念叨:“你舅姥爷拿粉笔头在黑板上画圆,比月亮还圆,我那会不知道为啥,两位数除法总是学不懂,多亏你舅姥爷,手把手教会了我!”



舅姥爷的宠爱,我妈记了一辈子。



但,好景不长。



在舅姥爷谈婚论嫁的时候,未来的岳母有了点儿小心思,怕他太好了,看不上自己的女儿。



于是,就撺掇他辞了职。



还挺有“理儿”:“一级工,二级工,不如社员的一棵葱。”舅姥爷年轻未经事,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念叨?



种地挣工分,实打实!他竟真听了,脱下中山装换上粗布衫,扛起锄头下了地。



谁料没几年,政策变了,当年同批的老师退休金拿得滋滋润润,他却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



姥姥也是气得直跺脚:“那双手,本该握粉笔的,咋就攥上锄把了?”



如今,八十多岁的舅姥爷,提到这个,也是捶胸顿足:“扔了饭碗,再也找不回来了,走错一步,瞎了全盘。”



舅姥爷这辈子最服气姥姥。



小时候,舅姥爷挨了欺负,姥姥叉着腰跟人理论;长大成家了,生活不景气,姥姥就隔三差五挎着篮子,给舅姥爷送吃食;后来舅姥爷有了三个娃,日子紧巴得揭不开锅,姥姥也会偷偷把攒下的粮票塞进他兜里……



去年,姥姥住院,舅姥爷就天天嚷着往医院跑。



有回迷了路,他蹲在马路牙子上愁得像个孩子:“俺姐,你什么时候能好点儿啊?”



如今舅姥爷老了,也有些糊涂了。



前些日子,听我妈说,舅姥爷的闺女,我大姨,去看他,他正坐在门槛上晒暖儿,见人就抓着手问:“俺姐呢?俺想俺姐了!”



大姨在一旁抹眼泪:“爹,俺姑都走了大半年了。”他愣怔半晌,突然孩子似的掉眼泪,嚷嚷着:“不行,俺得去邳县看看。”



于是,他被大姨送到了邳县,看着外甥女,我妈,拉了一天呱。这才安了心。



人活一世,谁不是捧着爱好好吃饭?



小时候,姥姥对舅姥爷的爱,是热乎的窝头,长大后是暗夜里的一盏灯,老了老了,竟成了刻在骨子里的瘾。



舅姥爷这辈子,前半截被他姐姐拽着走,后半截追着姐姐的影子跑——可那影子啊,终究是散了。



我是后辈,可,看着舅姥爷佝偻的背,忽然懂了:爱不是绳子,不是枷锁,是风。



年轻时它推着你往前闯,老了老了,它托着你别摔着。



就像姥姥和舅姥爷,一个在前头引,一个在后头跟,走了八十多年,到底还是走散了。



可那又怎样?



爱过的痕迹,早刻进年轮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7c3h862zk2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