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言论/国家昌盛和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几人能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活佛 发表于 2018-10-4 09:02: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活佛
2018-10-4 09:02:11 3092 0 看楼主

听过一句话:“国家昌盛,取决于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本质;教师本质,取决于制度严明;制度严明,取决于国家昌盛。”必需承认这可能是句标语,如果教育相关人员(教育长官、一线教师、教育研究员等)不能深刻而正确地理解它,它就是句真真实实的标语;如果教育相关人员能够深刻而正确地理解它,它可能还要上升为理论,乃至真理;可以看到这还是一个逻辑循环,同样地,它既可能是个“死循环”,也可能是个“活循环”。

已经说到它是个标语,标语用词精炼,并且要鲜明,有气势,有色彩,从而也就可能出现理解偏差,因此标语必需有解释性辅助文件。首先解释“国家昌盛”一词,这应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应该是它的原意——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打头一词主要是这层含义;第二层应该引申为:国情。国情包罗第一层含义所解释的内容,却要拓宽这层内容,它更加具体,富有个性,容忍多样性,末尾一词应该理解为国情。

“教育质量”一词解释起来非常的麻烦,没有几十万上百万字可能无法把它解释清楚,但我想从目标性角度去解释,可以抓住纲要。教育质量高或好,是指能把受教育者培养成能够追求真理的开拓者、具有高尚道德的慈悲者、愿意承担责任的贡献者。“教师本质”类似教育质量,难以解释,但理解了教育质量就理解了教师本质,教师本质高或好,是指教育者应该是能够追求真理的开拓者、具有高尚道德的慈悲者、愿意承担责任的贡献者。制度严明,内容同样是丰富的,在这里用一个比方解释可能更好。




如果有这样一个制度,国人蜂拥般地挤入教师职业;但录用者是万里挑一,并且这一万个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又是别的九千九百九十九个落选者的不能不佩服的人,那么这样的制度必然是个严明而有效的制度。这样一个制度存在不存在,我认为是可以存在的,这就取决于国家昌盛,决定于国家富强,关键在国家民主,保障于国家文明与和谐。

它又是一个逻辑循环,这类似生态循环,各司其职而又环环相扣,那么就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活循环,否者就是死循环。教育被认为是失败的,根源在于,各环节互相推诿,看不到或者不承认或者不重视本环节存在的问题;而只看到或者指责或者强调其他环节的不足或者问题。

具体到我们的教育,大家认为是失败的,就是如此。国家需要昌盛,统治阶层苛求高的教育质量,但每年的教育投入远远达不到国际要求;国家需要良好的教育质量,具备话语权的教育长官或者专家每每都强调教师的重要性,然而在教育界却时而表露败北和虚假事件,甚至是愚弄教师,把教师当猴耍;而教师呢?也总能找到很多理由为本身的不负责任摆脱:工资太低,教师哪有心思教书育人?工作太累,教师怎能留住?

尽管这是一个循环,每一个环节都相当重要,但它就像一条蛇,也有它的“七寸”。哪就是“制度严明”,什么“制度”呢?就是前文所述,能够吸引并且确实吸纳高本质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的严明制度。这个制度因该包罗:教师严格培养制度,教师严格聘任制度,教师合理评价制度,教师严格鼓励制度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活佛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09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