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规范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亟待法律助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鬼使汐 发表于 2018-10-21 03:2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鬼使汐
2018-10-21 03:29:43 8914 0 看楼主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三家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办事平台10月19日在京联合发布自律倡议书和自律公约,共同加强平台自律办理,提升风险防范水平。(10月19日新华社)

近年来,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移动支付手段的成熟,通过社交网络广泛传播,使很多病患家庭得到及时救助,渡过难关。然而,有不少投机者却瞅准了这些平台办理不严的漏洞,将其作为本身的敛财手段,骗取了无数善良网友的金钱,透支了公众的爱心和信任。

如今三家个人求助平台联合发布自律倡议书和自律公约,力求让求助人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审核制度更加严格,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是一针重建公众信任的强心剂。但是,自律公约的发布,绝不仅仅是改善求助平台的终点,促进这个行业良性发展的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三家平台主动制定自律公约并颁发倡议,这是企业拥有社会责任感的充分表现,然而,目前我国法律却对此类平台的规范却没有强制性的规定。翻阅慈善法可以发现,法律对于互联网募捐的规定,基本聚焦于以慈善组织为发起主体的募捐,对于个人求助类互联网募捐尚无专门规范。受助者应在网上公开哪些信息?救助平台应该如何审查?所得款项的使用如何监督?这一系列问题在法律中都找不到答案。

可以说在这个领域,企业已经走在了法律的前面。然而,单单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行业的自律公约,仍然不能给公众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不能给投机取巧者以极大震慑。公众希望看到的是,有明确的法律来强化信息公开和使用反馈,做好风险防范和责任追溯。因为只有当法律法规制度逐渐健全了,个人求助平台才会是一只救人于水火的手,而不是骗子们的“温床”。

文/贾元格(郑州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鬼使汐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891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